
新时期,九三学社基层组织的建设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参政议政,这是民主党派的基本任务;二是组织建设,发展与壮大九三学社是持续的基本任务。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社重庆大学基层委员会坚持以组织建设促进参政议政,以参政议政需要强化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老社员作用,打造老中青传帮带的基层组织集体
换届以后,社重庆大学基层委员会班子认真考察、研究已有组织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退休支社和在岗成员支社独立运行的体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是退休支社成员活动比较方便、灵活,成员也很高兴,也很自由;二是在岗成员活动较少;三是两类支社之间很少交往。
班子集体研究认为: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基层组织的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一方面,老一辈九三社员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国家级的九三骄子影响着全国的社会成员对九三学社这个党派的基本看法,九三学社的发展基本上是靠这些骄子的影响力,如我社的新成员杨军,从香港城市大学受聘于重庆大学后加入九三学社,就是看九三学社骄子们的影响力。所以,九三学社的老中青、传帮带的传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与发扬。另一方面,老一辈的九三社员在功利与名利方面是现代年轻人的榜样和楷模。他们参加九三学社是为了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淡薄名利。九三学社的健康发展,需要老中青、传帮带的结合。像许香谷,徐宗俊等老前辈,是我们的财富。从基层组织做起,实现老中青、传帮带的九三学社集体,是大有好处的。
所以,我们改组了原有的组织体系,回到老中青、传帮带的传统组织模式上,组建了新的支社,加强了老年社员与青年社员之间的交流,许香谷先生参加了第一支社的成立大会,会上表示,这样好!同时成立了老年委员会,让老年成员同样保持方便灵活的活动空间。
二、让年轻的社员有更多的参政议政空间
参政议政无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谁有更多的参政议政的空间?根据现有统一战线的运行策略,支社主要成员参政议政机会多,社员少。因此需要增大青年社员参与参政议政的空间,或者拓展九三青年社员参政议政的空间。增加支社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发展新社员是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增加支社数量也是发展九三社员的可行办法之一。发展的年轻社员如何参政议政?显然也必须老中青、传帮带的结合,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参政议政的目的。
所以,我们改组并成立了6个支社,每个支社30人左右。每个支社的主委由1名有学术地位的人员担任,副主委由1名可发展的未来生力军担任,还有1名联络老年社员的成员组成。经过初步运行,这样组建支社,基本合理。
三、让更多的九三社员参实政
九三学社重庆大学基层委员会有强大的参政议政人员和队伍,发挥得当,能够为我们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能够参实政是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积极向党委和统战部推荐后备干部和挂职干部。
现有情况表明,已经参实政的九三社员来自重庆大学基层委员会的除了潘复生重庆市科委副主任、市应用研究院院长,杨丹同志担任了重庆大学副校长,陈义华同志担任了市政协副秘书长,郭劲松同志担任了沙坪坝区政协副主席外,还有9名参与重庆大学学院一级的领导工作,如李新(研究生院)、蒲勇健(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兵奎(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晨(动力学院副院长)、魏子栋(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张川(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段晓丹(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陈伯礼(法学院副院长)、郭劲松(城环学院副院长)。另有2名市挂职干部:林略(市挂职干部),李奔波(市挂职干部)。
目前,重庆大学基层委员会成员中有社中央十二届委员杨丹,全国政协委员、社中央十二届委员潘复生,市人大代表2人(杨丹,郭刚),市政协委员5人(郭劲松,王远亮,魏子栋,张川,徐中明),区人大代表2人(杨丹,丁小中),区政协委员6人(郭劲松,郭刚,孙冬野,李新,王浩)。
四、让基层组织充满更强的活力
九三学社基层组织出现明显的队伍老化的问题。按照2007年统计,重庆大学基层委员会有169名社员,退休人员87人,在岗人员82人,二者比例接近50%。如果按照学院统计,则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例如,通讯与电器,在岗与退休的九三社员相比为1:7,即1名在岗社员,就有7名退休社员;土木学院的情况稍好,二者比例为5:15(即1:3)。总体上是队伍老化严重。因此,增加队伍的活力,需要发展年轻的社员。要求各支社争取每年发展1-2名新社员。从目前的情况看,情况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
五、举办“民主与科学”论坛,增进成员对国家形势的认识
九三学社的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为了弘扬九三学社的精神,增进对国家形式的了解与认识,以便更好的参政议政,同时增进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统一性,我们提出开展“民主与科学”论坛,得到九三学社沙坪坝区委的赞同,提出与重大基层委员会联合举行“论坛”。目前已经开展三期,第一期由丁小中主讲了“改革开放30年”,第二期由蒲勇健主讲了“华盛顿共识的灾难——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第三期由陈义华主讲了“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第四期由郭劲松主讲了“水环境安全”。论坛发展很快,效果很好,得到了社区委、重庆大学的重视,并由社区委统一组织领导、重庆大学实施、承办,社市委有关领导也多次到会,对论坛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时期新任务和新要求,是我们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推动力量,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按照社市委、社区委的统一部署,积极争取中共重庆大学党委的支持,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九三学社重庆大学基层委员会)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