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10-08-11

杜金香  九三学社重庆市万盛区工委专职干部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终于开拓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中国迅速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贫穷落后跃入安定和谐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因此,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过程中,经受住了国内、外严重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从容应对了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突发国际事件;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包括在全球经济迅速下滑,陷入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依然能保持经济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些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欣喜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其基本内容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走向胜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也反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历史变革,而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面对深刻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的新情况,只有树立坚定的共同理想,才能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动员整个国家、民族蕴藏的一切潜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3、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只有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朝着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巩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意义

在历史上,中国经历过多次的政党制度变革,混乱的政党政治,不仅没有带来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反而由于各党派的争夺倾轧,引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这一口号的提出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60年,60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这一政党制度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汇集了各民主党派等各界各方面人士有序地参与政治。其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具有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治理资源,他们的参政议政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推动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在强调与参政党合作共事、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整合力的同时,也通过相互监督来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民主监督有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工作。再一方面,多党合作制度避免了多党竞争所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更能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对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亲密的友党关系。与此同时,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不断巩固完善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各民主党派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一制度的颁布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其主要表现在:1、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各民主党派提出的许多提案、社情民意得到了采纳实施,或促成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或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安定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2、发挥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大力推进和实施智力支边、捐资救灾、兴教办学等公益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民主党派成员来自各个界别、阶层,有利于广泛搜集信息,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充分发挥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4、发挥联系广泛的重要特点,加强与海内外同胞、国际友人的联系,推进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5、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促进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6、认真开展民主监督,避免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使执政党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7、深入参政议政。在2009年两会上,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八大民主党派分别从各自角度出发,认真开展调研,根据调研成果形成了大量政策性建议,提案涵盖了金融、住房、就业等多个经济和民生领域。其中促进就业、住房保障、食品安全、金融改革方面的提案,受到了中共中央及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让各民主党派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参政党作用,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推动国家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结束语: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各民主党派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荣传统。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不断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项基本内容融入日常生活,同工作、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认同。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基础,团结一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