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理想的人
2011-10-20

 

一个有理想的人

——纪念吴藻溪同志

 

张友渔、杨献珍、吴克坚、杨放之、葛春霖[1]

 

    吴藻溪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五年多了,但他的革命精神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一九二七年,他在故乡湖北崇阳,在共产党员彭志同志的领导下从事农民运动.二十年代末,他是冯玉祥将军总部的编辑股长,一九二八年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山东,并于五月三日在济南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冯玉祥将军毅然命令在河南开封召开追悼济南惨案死难军民大会,吴藻溪同志怀着满腔悲愤,写对联一幅,悬挂于大会主席台两侧:"国仇一何深?哀我官民无辜蒙大难;恶魔终自杀,看尔倭寇横行到几时!"怎样才能救我中华?怎样才能洗雪国仇?中国共产党给他指明了方向.在冯玉祥部队工作的地下共产党人薛子正、王久福、夏庭才,不断把中共河南省委地下发行的《红旗》及其他革命报刊给他看,吴藻溪同志看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十年代初,吴藻溪同志留学日本,他毅然加入日本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并由于在日本从事反帝爱国活动,于一九三三年夏被日本警察逮捕,后被押送回国。三十年代的中国,真是多灾多难,日本帝国主义变本加厉,妄图灭我中华,吴藻溪同志在共产党人张友渔、杨献珍、彭友今、张执一等影响与教育下,主编《科学时报》宣传抗日,宣传革命,宣传科学,并和平津一些教授一起发表联合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吴藻溪同志积极投入一二九运动,在文化界教育界科技界发挥了作用。一九三七年,他返回故乡,开办抗战学校,组织儿童抗敌服务团,发动群众抗日。

    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四年间,在周恩来、董必武、吴克坚、杨放之、潘梓年、徐冰等同志的领导下,吴藻溪、葛名中、孙克定、熊雯岚、张申府、李伯刚、潘菽、涂长望、梁希等组织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在科技战线为贯彻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了不少工作。吴藻溪同志在座谈会的基础上,公开署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目前自然科学界的主要任务》、《自然科学者起来扑灭汪逆汉奸》、《新兴自然科学在中国》、《中国二十年前的航空建设运动》、《对科学界的热切号召》等文章。吴藻溪同志还和座谈会其他同志一起,为团结国际科技界人士,支援我国抗战事业作出了贡献。

    在皖南事变前后那些乌云密布的日子里,吴藻溪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反共逆流做了英勇斗争。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十四日在《新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为开展科学运动告全国青年》,又于同月二十九日在《新华日报》上署名刊登《完成一千万元劳军捐款运动》,立场坚定地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特务煽动一些人砸我《新华日报》营业部,吴藻溪同志和熊雯岚同志一起,不怕特务的迫害,毅然到现场慰问我报社人员,并抗议国民党特务的暴行。

    在一九四五年、一九四六年两个中国之命运激烈搏斗的日子里,吴藻溪同志在《新华日报》撰文,公开要求国民党"立即停止内战",并反对国民党压制人民民主的"警员警管区制",反对国民党一意孤行召开的伪国大,并要求美军撤出中国,吴藻溪同志还以世界科学社、农村科学出版社的名义要求解散国民党特务组织,并呼吁美国农民与中国农民一起"共同击败战争犯子"。在这个严峻的时期,吴藻溪同志站在党和人民的一边,伸张正义,铮铮铁骨,大义凛然。

    一九四六年二、三月间,国民党特务机关煽动一些学生殴打《新华日报》工作人员,阴谋以此推翻国共双方达成的政协五项协议。复旦大学学生曾玉春写信给吴藻溪同志,揭发了这一事件的真相,吴藻溪同志立即将此报告了董必武同志,在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中发挥了作用。董必武同志在给吴藻溪同志的信中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信然!"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九日,胡乔木、冯文彬、于刚、黄华、范文澜等代表延安各界青年,在纪念一二九运动十周年大会上,向吴藻溪同志发出致敬信,信中说:"先生十年来对青年爱国运动,曾作热情的指导与支援,今日中国青年又在为反对内战,要求和平争取民主而进行艰苦的斗争,先生复以大无畏的精神,仗义执言,伸张公理,远道闻之,实深感奋"

    中国革命的道路充满艰难与曲折,一九四七年,吴藻溪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拜见董必武同志,表示"坚持革命立场,决不屈服"。并向董老要求入党。吴藻溪同志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他一直战斗到全国解放。

    吴藻溪同志后来遭到错误路线的残酷迫害,"四人帮"横行的那些日子里,他满怀义愤写到:红霞放灿烂,白雾忽迷离。神奸充左派,国柄暗迁移。

    他的心是向着中国共产党的,是向着共产主义的。他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把《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全部稿费,捐献给了朝鲜儿童。

    吴藻溪同志如此长期追随中国共产党,历尽艰辛,毫不动摇,其原因诚如所言:"千秋盛业幸躬逢"。共产主义的千秋盛业,伟大的革命理想,促使他奋斗终身,让我们学习他这种精神,献身改革大业,努力实现四化,振兴中华。

    [1]此文发表于19861121《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