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九三学社史话》有感
2016-03-21

         

 

《九三学社史话》是一部难得的教科书,正如本书序言所述,该书是“了解九三学社历史很好的入门读本”,本书确实是了解九三学社,学习九三社史当前最好的教材,很值得我们的同志去认真的阅读。本人抛砖引玉,将读后之主要心得一吐为快,请方家指正。

一是本《史话》首次提及“九三学社”的得名,是有不同意见的。使我们了解了在九三学社的得名,及是否有前身的问题上,其实一直是有争论的。作者出于对史实的尊重,能对前辈未曾厘清之处提出质疑,这本身就是九三精神的体现,也正也是吾辈应该发扬和传承的精神。

二是九三学社在1946年的《成立宣言》中,向世人清楚明白的宣示了建社宗旨和政治主张。由于对国内混乱现状的“不胜其忧惧”,“舍和平团结,实无救济之策。而和平团结之能实现与否,端赖民主宪政之实施,故政治的民主与宪政之实施,实为救国之要着,本学社同人,愿在自己岗位上,作此种问题之劳作,促其实现……”

可见九三先辈们,并非为一党和一集团之私利,而是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了最高的位置。如本书作者所言,是本着“报效国家的赤胆忠心和社会良知,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福祉”,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先辈们这样的胸怀是何等的博大!

三是《史话》让我们感受了九三学社的先辈们,在追求民主与宪政的历程中,所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

首先,中共建国之初,九三学社就因故讨论过是否解散的问题,从先辈的会议来看,其实是有很多的无奈在其中的。 “在19503月,九三学社恢复了中央理事会”这段话可以表明,九三学社曾经一度是已经解散了中央理事会的,其实也就是解散了这个政党。其次,在19529月在第二次全国工作会议扩大会议上,修改了《九三学社章程》。引用了总纲的表述:“九三学社是以小资产阶级文教科学工作者为主要成分的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政党”。“小资产阶级”一词,说明九三学社可以清楚的认识和定位自己,因为和“无产阶级”的差距,先辈们那种压抑不言而喻。

本书以隆重的笔墨介绍了九三前辈储平安。他是九三学社,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一生的经历和遭遇,足以令世人扼腕叹息。由他的境遇,令我想到另外一个我崇拜的人,鲁迅先生。那个有着最硬骨头的鲁迅先生,如果他活到哪个时代,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接着,九三学社在195812月,第二次全国社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社章总纲》,把九三学社的性质修改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民主党派”。这就更可以想象到先辈们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十年文革中,九三学社和社员们的遭遇,作者并没有浓墨介绍,只是在书中写了:“在红卫兵的勒令下,许德珩被迫亲书大字报申明:‘九三学社自即日起取消’。”以及列举了几个前辈的悲剧故事。结合我们已经了解的文革历史,那段历史已经不需要再追溯了。不讲法制的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是多么的严重和残忍。我们只是寄希望于历史,不要让那些悲剧重演。

四是《史话》让我们领略了九三先辈中杰出代表的风采。书中详细介绍了许多优秀的九三先辈,把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与风采,讲述得淋漓尽致,非常令人仰慕。让我们作为九三后辈,以能和他们同在一个政党中,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并无时不在提醒自己,作为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继承人,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言行,去传承好他们作风与精神。

这部分正是《史话》的灵魂,是我读《史话》最大的收获,同时也是最能激励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地方。

五是读《史话》也有很我感到意外的事情,也说明了自己以前对社史学习不够的事实。通过学习,才知道许德珩同志在1979324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尊重别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自由,先生也有他自己的权力和自由。

六是希望大家细细去品读《九三学社史话》,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本书是迄今我读过的较为优秀的书籍,但是我也有两点自己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仅供作者和大家参考。

其一,本书作者还是有一些惯性思维和用语,不知是否是其本意。其中对国民党的一些用语,我认为从写史的角度,不必要使用其对立面的语言文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引用我国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在《清史讲义》中的一席话分享给大家:“近日浅学之士,承革命时期之态度,对清或作仇敌之词”;“清一代武功文治,幅员人才,皆有可观”;“后代于前代,评量政治之得失,以为法戒,乃所以为史学。故史学上之清史,自当占中国累朝史中较盛之一朝,不应故为贬抑,自失学者态度。”

那么,我们对于领导了八年抗战,牺牲了数百万将士的国民党,为什么不能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和用词呢?

其二,给《九三学社史话》写总序的先生,想必也是位大家。在序文中第一段就提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并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纱衣为例,向世人昭示了我国古人在丝绸制作方面达到的高度。但是很遗憾的是,他却偏偏漏掉了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最能够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一件东西,对全世界都有巨大和深远影响的书《老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以上是我读《九三学社史话》后的一些感想。有不妥之处,望我同人秉承九三先辈的民主与科学之精神,不吝赐教。

 

作者系九三学社渝中区委重庆建筑科学院小组副组长徐馥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