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九三学社社员、“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主研者王智彪
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处 李 花
王智彪,1958年6月生于重庆,九三学社十二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治疗超声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超声医学生物学联合会会员。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肿瘤疾病一直高居全世界致死原因的前三位。2007年,国家卫生部公布恶性肿瘤已取代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中国居民生命的头号杀手。由于手术和放化疗均有各自的局限性,患者和医学界都在呼唤真正无副作用并有效的治疗手段的出现。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肿瘤治疗方法是整个医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英文简称:HIFU技术)实现从体外治疗体内疾病的无创性治疗设想,各国顶尖医学科研人员纷纷投身其中,200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将“超声治疗肿瘤”列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前沿问题。HIFU技术成为医学无创治疗的代表性技术。
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新兴领域中,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异军突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998年,他们率先成功研制出“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海扶超声聚焦刀”),这是世界首台实现从体外治疗体内肿瘤的大型医疗器械,我国率先把世界医学对无创性肿瘤治疗技术的追求变成了现实。2000年,“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如今,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扶超声聚焦刀”已出口到英、日、意、俄、新、韩等8个发达国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这支优秀团队就是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工程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们,而他们的学术领头人就是王智彪教授。
创新思维 创新实践
机遇永远和挑战并存。笔者初识王智彪教授是在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举行的新社员学习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待人谦和、热诚、务实,思维敏捷和具有进取精神。当时,“海扶超声聚焦刀”正处于研制阶段。之后,由于工作关系,在多次接触并深入采访、在与他的交谈中,他谈得最多的两个词是“创新”与“团队”,又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到他身上所具有的笃实超然、虚心进取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创造了许多“第一次”。
王智彪是从妇产科走出的科学家。那还是在90年代初的一次博士座谈会上,由于受“文革”影响,当时的博士非常少,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年代留学海外的老前辈,新的还几乎没续上。而在白发苍苍的前辈中,有一位与会30岁出头的年轻博士,他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 这人就是王智彪。
王智彪是勤奋的,也是幸运的,他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70年代末,高中毕业的王智彪也赶上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班车,在綦江县3年的知青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使得他与当时知青们中的佼佼者一样,于1978年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转折。在大学里,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发起组织了“青年小组研讨会”开展学术辩论和论文研讨。其中,他最感兴趣的问题是“胚胎与肿瘤的同源性”以及怎样攻克医学难题。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奋发进取开始了他的耕耘与收获。其间,攻读了硕士,由于品学兼优于1990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于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他的全部所学专业均为妇产科。他不是“海归”,而是重庆“本土”培养出来的博士。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工作中,他发现超声波对早期胎儿有一定副作用。于是,他开始了“超声对胚胎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超声波终止早孕”这一创新性学术观点并大胆付诸实践。在学校和各级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课题组,他聚集了一批工程师,自制超声聚焦器,发明了超声抗早孕机。在后来海扶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医工结合模式的雏形从这个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当他得知南京大学的冯若教授在超声学领域的贡献卓越后,便不远万里登门求教,并结成莫逆之交。在通过数万次的动物实验后,王智彪领导的课题组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术思想。
1988年,“聚焦超声波终止早孕”项目启动。在不断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1993年该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资助。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的专家三次来渝检查“聚焦超声终止猴早孕及机理研究”,对这项研究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果将对我国抗早孕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研究超声波对胚胎细胞的影响中,有感于胚胎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似性,科研方向逐步延伸到“超声治疗肿瘤”。我国大型高档的医疗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是不争的事实。王智彪深知,科学技术没有国界,然而,科技工作者却有自己的祖国。引进医疗设备对提高我国医疗事业有积极作用,但是高昂的设备购买费用,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国人不堪重负。在聚焦超声治疗技术这个新兴领域中,我国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王智彪决心在这个领域奋力一搏,一定要走在世界前列。于是,他又一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用超声波治疗肿瘤”的创新性学术思想。由此,拉开了向肿瘤挑战的序幕。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