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宣传处 郭 祥
许德珩,1890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原名许础,字楚生,是中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九三学社的重要创始人,建国后曾先后任水产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一
许德珩的曾叔祖许振兴曾是清朝副举人,任广西候补知县,后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充任军帅。太平天国失败后,祖父许殿勋避祸游居他乡以中医为业,不敢图取功名。到同治年间,官府追查渐松,父亲许鸿胪得以参加府试,中第一名,补为禀生,在浙江绍兴府当文案。后因同情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党人,被解职,回老家九江同文书院任教。
许家诗书传家,许德珩自幼勤奋好学,6岁与长兄德琛在家馆读书启蒙。后入私塾,师从刘畅春,颇得国学秘奥。在父亲的启导下,他阅读《新民丛刊》、《革命军》、《天演论》等,成为民主与科学的启萌。1906年,为了学好英文、数学,他投师九江县城同文书院,因食宿无依,在2年多的时间里,只能每天徒步往返40里。1909年,许德珩考入九江中学堂(前身为濂溪书院)。在学堂,由地理教师杨秉笙、图画教师王恒两位曾留学日本的老师介绍,秘密加入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许德珩投笔从戎,先后参加九江军政府宪兵队、任秘书处秘书。1912年,九江中学开学,他重返学校。1913年,“二次革命”暴发,他再次当兵,参加湖口讨袁之役。“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流亡上海,旋考入中国公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学门。
1916年3月,他在北大刚刚读完一个学期,由于父亲病故,生活无着,学业几难以为继。蔡元培校长得知后,叫他到北大国史编纂处做翻译工作,每月10块大洋薪酬。在当时,10块大洋是富家子弟一两天的开销,而许德珩在校门外简陋饭铺以火烧、素面充饥,每月还能省下5块大洋寄给母亲。一条白色床单,睡觉时一半用来铺,一半用来盖。
尽管生活艰辛,但许德珩不费思想之进取。经李大钊介绍,他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结识了毛泽东等人。他在“少年中国学会登记表”中“终身欲从事之事业”一栏,填写为“劳动者教育”,意即通过教育改变国民素质。1918年,他与北京大学进步同学发起组织学生救国会,并南下与张太雷、恽代英、张闻天、沈泽民等部分南方大城市学生运动代表人物建立了联系。1918年10月他筹办了《国民》杂志社,同邓中夏一起当编辑股的干事,张国焘是总务干事,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