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二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学科调整的建议
2011-10-20

一、重庆市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在渝高校61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5所、独立学院7所、军队院校3所、高职高专院校29所、成人高校7所。22所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共有768个,与直辖时的225个相比,翻了近两番。2004年以来,我市高校新设置专业点199个,新增专业点超过10个的学校有9所,如重庆科技学院多达25个。

高校在校生规模由直辖时的16万人增加到目前的73万人,翻了两番;毛入学率由直辖时的8%上升到30%,跨入大众化阶段,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毛入学率将分别达到40%50%,高等教育将实现历史性跨越。

二、在渝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市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专业设置错位。专业设置求大求全,特色不鲜明,高校都希望办成综合性的大学,贪求学科齐全。造成良好的愿望与不足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错位;生均投入方式与学科专业分类错位;专业设置盲从与趋同,失去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出现了经费投入、师资准备和教学条件保障不足等现象。我市本科专业在全国各相关专业中的排名绝大多数在十名以后,特别是工科类专业排名在前十的专业也很少,这与重庆老工业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特点和任务严重不符。

二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有的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仅仅从有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失去严格而理性的控制,比如明明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学校,看见艺考越来越热,就非要发展艺术类专业,新增的专业没有前途,自身传统优势也会消失殆尽。盲目性设置的专业很难形成竞争优势,于是在生源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又不得不频繁地调整或更换专业。结果是入学人数增加与社会需求错位;专业改革按需与按师资错位。这不仅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市22所本科高校中一半以上的院校设置了英语、法学、计算机、市场营销等12个热门专业,其中19所高校设立英语专业,占院校总数86%。造成结构性矛盾和部分专业供大于求的严重不堪局面,“需要的培养不多,不需要的培养不少”。根据重庆调查总队开展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抽样调查,2009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主要专业分布在英语、法学、艺术设计等学科;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关联程度上,26.96%认为关联度一般,27.19%认为关联度不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低就业率排名前五位的有4个是文科专业,如表演、导演、新闻学等,这些专业就业率很低,有的甚至不足40%

三、对策建议

综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专业设置是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伴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解决目前专业设置的严重问题,要认真做好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十二五”总体规划与实施工作。各高校要从国家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认真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根据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建议采取专业分类指导的政策与经济调控手段相结合,促使专业进入正常的设置轨道与学校主动调整以适应需求的良好局面。

(一)对学校与专业进行分类指导

一是进行学校分类,优化专业设置。对各高校进行分类,至少可以将高校分为社会服务与管理型,高水平研究型,工程技术型,职业技术型等,可以指导性规定各种专业类型的设置。进一步论证和优化我市专业目录,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优良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是建立学生培养成本分类拨款模式,权重经济社会需求大的专业。按照学生培养成本进行分类指导,计算拨款模式,权重社会经济需求大的专业学生培养的拨款,可以极大的调整低成本专业数目,促进增加社会需求大的专业数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开展分类专业需求预测,调整专业拨款权重。专业权重的根据来自于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要有专门的机构处于实事求是的调查与研究,其结果可信,每年在高考之前发布专业预测信息,报考的人数自然得到控制,加上专业权重拨款,可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调控专业的设置。

四是进行专业水平的分类评估,限制调整专业。对所有专业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估标准研究,彻底放弃现行按照所谓的SCI论文评估,建立新的评估办法,定期开展对专业尤其是新设专业建设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并分类公布各类专业水平的排序。对于评估达不到要求的专业,将视情况停止招生直至撤消专业。

(二)创造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环境

一是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建立校企互建科研基地,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互动局面。地方企业的科技攻关内容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企业在高校建立科研机构,既有利于加快使用技术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出人力和设备,由企业提供经费,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纳入双方的工作计划,按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互为科研基地,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为高校增添了教学、科研新课题。

二是区域高校间加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专业优势互补,促进专业培养人才质量提升的局面。高校在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区域内高校的联系,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在国内外有许多先进的经验,事实证明,大学城通过带动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提升专业培养人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