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中药农业产业,助推“两翼”经济发展的建议
2011-10-20

“两翼”集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连片贫困地区于一体,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为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就“三农”问题论“三农”,而是要从统筹城乡的角度探索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中药农业产业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两翼”地区具有药材资源丰富、环境适宜、实施条件低、对比效益高、绿色生态的特点,以及技术雄厚的优势,加快发展中药农业产业,对于助推“两翼”经济和促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两翼”地区中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在“两翼”地区发展现代中药农业产业具有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

 一是早在“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就将中药产业确立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并将中药材种植业列入了“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和“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 “两翼”地区拥有相对完善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的技术支撑体系。部分区县中药产业发展起步早、发展快,在发展中药产业,促进农户增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中药农业科研力量较强,二是气候类型与生态环境多样,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生长繁衍。该地区幅员5.4万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与生态环境多样,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衍。目前,“两翼”地区主要大宗栽培有中药材近40种,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年产栽培药材约1.1万吨。其中,黄连、款冬花、青蒿等16种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黄柏等20多个品种为省级重点发展品种。三是有规模以上中药农业企业4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家,2009年产值约12亿。有中成药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加工厂各10余家。四是有2个药材市场和一些单品种交易市场。除三峡中药城和石柱黄连市场药材市场外,还有丹皮、银花、白术、太白贝母、川党参等单品种的季节性产区交易市场。

2、在“两翼”地区大力发展中药农业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产品开辟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二是能使“两翼”地区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富集的优势,实现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三是保护“两翼”生态环境,打造“森林重庆”的需要。四是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需要。通过有效引导市场资金投向农村,创新和扩大农业贷款担保方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两翼”农民创业和解决就地就业。

 

二、“两翼”地区中药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规划,规模较小。尽管“两翼”地区栽培药材历史悠久,品种多样,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导致经费使用分散,资源和财力浪费大,中药工业发展水平低,限制了中药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是先进种植技术推广滞后,品种混杂。中药材生产管理部门不明确,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匮乏,导致先进种植技术推广普及慢。特别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不规范使用化学农药、肥料而导致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现象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同时,又由于“两翼”地区栽培药材多为混杂群体而造成品种间产量质量的良莠不齐。

三是药材种植信息不畅,产地加工技术落后。由于缺乏市场信息,产品与市场供求脱节,目前“两翼”地区种植的药材基本上是根据上年度市场收购情况自发种植的。又由于当地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落后而直接影响了药材的经济价值。

四是营销体系不健全。由于“两翼”地区药材营销体系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市场和物流体系,以及企业缺乏有效引导生产的能力,造成药农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时常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避免市场波动风险,导致好药贱卖。

三、发展“两翼”地区中药农业产业的建议

1、做好产业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实现规模经营

一是组建高规格的“两翼”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科学规划和协调“两翼”中药农业产业发展,明确产业运作模式、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二是完善产业布局。建立渝东北、渝东南中药材产业带。在开县(云木香)、垫江(丹皮)、城口(党参)、石柱(黄连)、酉阳(青蒿)、秀山(金银花)、武隆(玄参、续断)七个具建立有辐射能力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区县,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和实现产业规模经营。

2、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积极引导药品生产企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各相关部门,通过参与基地建设,把资金、技术、信息资源与农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层次的中药技术推广体系。重点扶持白芨、贯叶、?连翘、淫羊藿等一批市场紧缺药材。通过发展新技术,实现栽培技术的突破,大力推广,青蒿、黄连、灰粘毛、忍冬等药材新品种的选育推广,玄参、金钱草、木瓜等药材标准化种植研究推广。三是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培养一批技术推广人才,。建立“重庆市中药产业培训学校”,以培训中药农业产业实用技术人才为重点,为“两翼”地区培养实用人才。四是将中药产业纳入“两翼”增收工程。通过大力推广“林药结合”、“粮药结合”、“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 四种中药农业高效优质生产模式,助推中药农业的高效增收。五是健全完善技术转化机制。

3、加强产地加工技术研究,提高药材附加值

要进一步总结产地加工技术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两翼”地区药材饮片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标准,以建立优质稳定的规模化药材加工产业。

4、以市场为导向,广辟销售渠道,建立营销体系

一是完善市场信息渠道和加快中药材市场建设。通过政府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宏观调控,引导企业,降低市场成本,尽量规避市场波动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二是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中药集散地。凭借我市的区位优势,举办三峡中药博览会的成功经验,以“两翼”地区为平台,大力推广西部地区的中药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5、创新“三类经济”,助推农户多元增收

创新经济类型是中药农业产业从源头上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通过创新发展“鲜药经济”、“高中档药材礼品经济”、“药材旅游文化经济”三类经济,深化中药农业产业的类型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