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年轻化不能庸俗娱乐化
徐宗俦
据报道,一则湘潭市“岳塘区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激起千层浪,因为其中有位1991年出生仅21岁的王茜拟任岳塘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质疑(《南方日报》
还好,令人宽慰的是,据新华网
干部年轻化,中国共产党早就提出来了。只是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像改革开放以后的现在这样,受到全党如此高度重视而成为一项能不能永保共产党执政而不变色、国家长治久安的头号大事来抓。
干部年轻化,从顺应人类新陈代谢客观规律来讲,是一项生生不息的连续性、日常性工作,不是一次性、运动性、突击性的逢场作戏;从顺应共产党长期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谐执政的要求来讲,更是一桩具有十分严肃性的、高度政治性的、维护共产党纯洁性的工作,来不得一丁点的庸俗化、娱乐化作派,更不能以权谋私,祸藏“猫腻”。否则,只会自取其辱、自毁其党。这一点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干部年轻化,只是“四化”接班人中的一项而已。不过,历来这“化”那“化”,革命化总是摆在至高无上第一位的;至于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管怎么说,与革命化比起来总是其次的;再说,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只能是相对的、变动的、循序渐进的。须知,恰恰在对一个人革命化的判断上,是文凭、学位、职称、年龄所不能体现和决定的,是必须要用空间、时间以及个人在其间的表现、群众的感受来检验的。人们不是瞧不起黄毛丫头、毛头小伙,那些80后、90后,其政治信仰专业造诣处事能力品德操守等等综合素养,经受了历练、磨练没有?是不是靠谱?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用他工作的时间、实践的空间去检验呢,当然就有充分理由去质疑。
把干部年轻化推向极端的事例,就像把学历推向极至一样,大专、本科都不过瘾了,动辄就要硕士、博士,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名堂,迄今或多或少存在。只是近年来,高文凭高学历已经遍地开花,才把“年轻化”弄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以至一些地方互相比赛着看谁启用某级别的干部会越来越年轻得让人跌破眼镜:你用70后的厅局级,他就用80后的县处级、我就用90后的科股级……在此种此番年轻化的你追我赶热潮中,“眼睛眨一眨,老母鸡变成一只鸭”!娱乐化效果颇佳的同时,也成就了个中劲吹不正之风的大好时机与遮羞布。
把干部年轻化推向极端,在现实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积极意义远远低于它的严重副作用、负导向。一方面,让人们笃定了对升迁得靠爹妈靠进贡靠溜须拍马靠投机钻营靠权钱色交易等等歪门邪道的崇拜,蜂起效法;另一方面,让本来就已经非常浮躁的官场风气社会风气越来越凛烈,年纪轻轻干事正当年,却不得不越来越得陇望蜀,越来越渴求升迁,越来越心理失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现在不捞,更待何时”已然成为他们的价值观,当今信仰之失落道德之滑坡与消极腐败者之前仆后继以至越来越年轻化,不能不说是其必然的“副产品”。
“姜是老的辣”,是真理,不可或缺,但“老”也有相对性,万不可一刀切;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相对年轻的干部。一极端,就偏颇。所以,干部年轻化这档事,千万不可把它庸俗地娱乐化了,涉及治国安邦之大业,毕竟不是编造“肥皂剧”。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