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政治改革的基础与优势
2012-10-17

试论中国政治改革的基础与优势

——兼论政协工作的创新思路

徐宗俦

(九三学社沙坪坝区委直属支社)

 

摘要:

认清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基础”“两个平台”的优势,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要为政治改革探索新路,委员“动”起来,工作“实”起来,政协“强”起来,政改才能“活”起来。

关键词:政治,改革,基础,优势。

 

没有政治改革,其他的改革都将受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有赖于政治改革,这已经成为从党中央到一般老百姓的共识。中国的政治改革,要看到自己的基础和优势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的政治改革方向,不为杂音噪音所惑,才是题中之义。

一、认清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基础”“两个平台”的优势

中国的政治改革,历来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

江泽民同志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再拿温家宝总理2012314的答记者问来讲,他对政改所持的那种清醒的意识,务实的态度,坦诚的观点,朴实的言辞,诠释了什么叫“真知灼见”和“振聋发聩”,从中至少透出了那份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忧患意识与深谋远虑,我们不妨可以从中抽象出几个关键词:“改革的难度”、“人民的觉醒”、“中国的国情”、“循序渐进”以及“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创造条件让人民提出意见批评政府”、“在网上听到有‘拍砖’的声音,我并不感到奇怪……”等等,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具体指向。

毋庸讳言,从政治改革的起点到终点,都应当贯穿邓小平所说的“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稳定就是不折腾、不动乱,心无旁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稳定须臾不可或缺[3]。改革开放到了今天,中国的政治改革完全可以在笔者认为的“一个基础”和“两个平台”上来循序渐进地扎实推进。

“一个基础”,就是从风云翻卷的1976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所进行的建党以来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政治改革:果断逮捕“四人帮”、断然中止“文化大革命”、坚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彻底抛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彻底平反“冤、假、错”案以及随后逐步破除的“干部终身制”……没有这一系列政治改革“垫底”的话,今日之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但凡脑壳没有“进水”的,无不怀恳情切 [1]。这是中国继续深化政治改革的坚实基础。

“两个平台”,就是指以“选举式民主”为特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民主平台”;以“协商式民主”为特征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又是一个“民主平台”[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断完善新时期两个“民主平台”之间的沟通,从而使现有民主政治格局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期尽可能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效率和效果。

迄今为止,对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基础”问题,不要说国外,就是在国内甚至执政党内部都有某些人士“不买账”,他们总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只是发轫于且只注重于经济改革特别又是农村经济的改革,他们所引经据典的往往集中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那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与此同时,他们又出于某种动机与某种目的,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异见”,即认为中国以前别说了,就是这三十多年里也从来不曾搞过什么“政治改革”……并以此为出发点和“钢鞭材料”,先把现存体制机制一股脑儿污名化之后,再提出许许多多这样那样推倒重来的所谓“政改设计”,以期把“政治改革”与否和好孬纳入是否“全盘西化”或者“全盘退化”的各自两极去作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全然就没有考虑过国情、民情、世情,更不屑于讲究什么循序渐进一类的政治改革路径与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等等。

对于两个“民主平台”来说,1949年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通过几年的过渡期1954年缔造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打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过去几十年都没有解决好。而实践证明,两个“民主平台”恰恰对于我们的现在和今后,是在政治改革方面值得创新与发展的问题,也是能不能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来不断强化中国式的政治民主问题。笔者以为,这个问题搞通了,就能一通百通。两个“民主平台”是同一个民主政治层面上的两个侧面,比只有一个“民主平台”的积极性更好,更能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诉求、更能平衡社会各界利益和关系、更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更有利于构建繁荣、和谐、稳定、安宁的小康社会。就能强有力地抵制和回击国内外一切右的或极左势力那种寄希望中国的政改要么以西式民主、西方价值观去主导,要么以退化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那套理论和实践去主导,所有这些“全盘西化”或者“全盘退化”的企图,都会使我国得来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毁于一旦,让广大公民重新付出巨大代价。

两个“民主平台”是中国继续深化政治改革的优势所在。但是,同样不可回避的是,两个“民主平台”沟通不畅,至今存在“各管各、各干各、各顾各”的问题。两个“民主平台”互为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将在国家的体制、机制、法制等等方面发挥绝对是112的作用,也绝不亚于西方标榜的什么参院众院、上院下院等等那一套的务实高效的民主政治;同样是依据中国自己国情、民情、世情所决定的,也是对世界政治体制多样化的贡献。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应当理直气壮地把政治改革的“一个基础”和“两个平台”牢牢抓在自己手上,把政治改革的话语权、主动权、主导权操之在我,不要说丢掉我国现成的“一个基础”和“两个平台”,哪怕忽略或放松了“一个基础”和“两个平台”,都会正中敌对势力下怀。

二、新时期的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要为政治改革探索新路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具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传统的三大职能,实质上不仅是她历史的定位,更是决定了她在新时期的政治改革中,完全可以扮演不可替代的政治功能和发挥其他方面难以发挥的巨大影响与作用。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得到也完全可以不客气地讲,涉及到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的体制、机制以及法制建设,再怎么改革,不管是改革的过程还是改革的目的,都不外乎需要通过或者达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个方面的效果。

因此,各级人民政协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局面,应当要有十分清醒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坦率地说,由于长时期来对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三大职能,宣传不到位,学习不到位,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往往就会让各级人民政协都有种“话好说,路难找,事难办”的难堪,这是存在于各地多时的不容回避的不争事实。

众所周知,倘若人民政协在没有或者缺少“抓手”“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的情况下,政协的作用和效果无非就是处于名声“美化”、形象淡化、作用虚化、充其量只能“说说话”的尴尬境地。依笔者看来,政协这些先天性的“功能性障碍”,已经引发了社会上理性或非理性、事实与妄测并存的评价居多;政协自身的惆怅与一筹莫展所导致的弱化、弱势也是不可否认。这些,从广泛流传的那些“四言八句”中也会多少反映出实际状况。比如,政协但是“说了也白说,白说还要说,不说白不说”“党委说了算、政府算了说,人大说算了,政协算说了”……这些状况的实际存在,一方面毫不怀疑的是削弱了人民政协应当发挥作用的功能与效果;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如何以强化政协为目的的政治改革,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急迫性和艰巨性。

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本身,所存在着上述不少事与愿违甚至难以想象的遗憾,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标志着我国政治改革在某种程度的成功。成功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靠不断深化政治改革,目标就是要让人大“硬”起来、让政协“强”起来!为我国的政治改革探索新路,应当视为政改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人民政协的肩上。

为什么偏偏是人民政协要为我国的政治改革探索新路,而不是其他呢?一是组织方面的原因,因为是由组成人民政协的各个界别及其代表人士所决定的;二是成分方面的原因,以全国政协而言,现在已有34个界别,而政协所包罗的统战对象由原来的10个方面扩大到现在的15个方面,可以说是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巨大的包容性,正是政治改革所需要的难能可贵的群众基础、阶层基础,从而可以形成尽可能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政治改革需要人民政协去“趟雷区”,去探索新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历史性场面完全可以与1949年发生天翻地覆政治改革状况所媲美。现在而今眼目下,需要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方面,以“质”与“量”和由“虚”到“实”的突破,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设想:中共执政是“头”;人大、政协为两“翼”;整个“鸟”身是人民;“五脏六腑”是所有的国家机器。这种体型强健而善于高飞远翔的“鲲鹏型政体”[2],决定了两个“民主平台”不存在从属关系和主次关系,各司其职、各侧其重、各显其能,不可替代、不能混淆。这种体制、机制、法制的健全与完善,必将形成我国“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胡锦涛语)的崭新局面。

三、委员“动”起来,工作“实”起来,政协“强”起来,政改才能“活”起来

笔者以为,人民政协要身体力行为政治改革探新路,至少有这样三条最实实在在的路径:委员要“动”起来,工作要“实”起来,政协要“强”起来。最终,我国的政改才能“活”起来。

一是委员要“动”起来。

委员“动”起来,指的就是各级人民政协的委员们要动脑、动心、动嘴、动手。而动脑、动心是核心,要有“主心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不要轻信那些煞有介事炒作“普世价值”的“劳什子”理论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把“普世价值”与欧美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画“≠”,甚至直截了当地渲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普世价值”是如何的“冰炭不容”。意欲让人们接受:实现“普世价值”,只能全盘照搬欧美那套“议会制”“多党制”“军队国家化”……为核心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4]重庆政协近几年来在发挥各界别政协委员在社会联系面上、在政治影响上、在经济实力上、在专业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长远规划、现实中心工作和重大社会命题,开展“联系群众”、“助推发展”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委员不同形式地“动”起来了,他们善出“点子”、开拓“路子”、拿出“票子”……以重点助推、专题助推、借力助推、联合助推等等许许多多独创的做法,倾力于政协的实践创新,使政协及其委员的作用得到越来越淋漓尽致地充分展示,用自己点点滴滴的“实打实”作为,使政协委员的荣誉感实化、使命感激化、责任感强化,使政协的“三大职能”得到最完美的升华:“政治协商”更具有共同语言,“民主监督”更具有群众观点,“参政议政”更具有真情实感。多党合作“同心同行”,也会更加成为各民主党派的高度自觉。你能说,这些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么?!从而使人民政协不再是国内外某些人眼中的“插花瓶”“敬老院”……形象!这一切,实质上就是政协委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我国政治改革的实干派、促进派和探路先锋,而决不是眼高手低的“唱衰派”更不是无事生非的“捣蛋派”。

二是工作要“实”起来。

人民政协的工作,不象党委那样显现出提纲挈领而同样面向全局大局,也不必象政府那样事无巨细而显得超脱。人民政协的工作说到底,就是讲究如何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各类代表人士的积极性,就是讲究如何最大限度包容各种不同政治诉求而祛其非理吸纳合理,讲究如何最大限度照顾各个利益群体的最大利益关系而又要在“缩小差别,谋求共富”上下足功夫……总之,就是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也恰恰是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政协工作要“实”起来,一是抓界别构成,二是抓委员构成,三是抓政协内外、上下联系,四是为政协委员履职提高方便。循序渐进的政治改革,需要对新时期政协的组成界别实事求是加以调整。比如,建议设立“社会组织(即或中介或各种民间组织)界”,使各种行业协会(如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基金会等等)得以纳入其中。再比如,优化政协委员的构成:一是适当减少现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比例;二是适当增加全国级省级市级直到县级政协中,身体健康、有参政能力、有意愿的退休人员;三是适当增加政协机关专职领导、干部中的委员名额;四是适当补充并增加来自城乡基层甚至包括有文化有专长农民工的名额。这样做,有利于做好统战工作,有利于扩大政协的团结面,敞开更多社会群体的“发声渠道”,增强政协的包容性和影响力。

三是政协要“强”起来。

政协能不能“强”起来,关键看她的作用发挥能不能得到最大多数社会阶层和公民的广泛认可。拿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功能来看,“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相对容易得多,难就难在“民主监督”这个老百姓最关注、最能衡量政协“强不强”“硬不硬”的标志、也是政治改革最具难度的问题。政协要“强”起来,就要在这个方面下真功夫,才是为政治改革探新路的开篇。政协不仅要用提案监督,不仅要采用“现场办案”的方式,更要采取在全会期间或闭会期间,政协委员对监督对象工作、提案答复情况的“当面”咨询甚至质询。政协“强”起来了,才能真正达到“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息政亡。”(毛泽东语)那种执政党和老百姓都希望的政治局面,也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唯一可期待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宗俦:政改的循序渐进,从学会理解开始.九三学社中央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