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岂能与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捆绑”?
2012-03-19

“普世价值”岂能与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捆绑”?

九三学社沙坪坝区委  徐宗俦

 

一段时间以来,“普世价值”这个原本还比较清晰的概念,竟被一些人以居心叵测的动机与哗众取宠的言辞包裹,在我国被“炒”得很“热”。

本来嘛,偌大的“诺亚方舟”——地球上,孕育了数以千计的人类种族,自然组成了数以百计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形成了难以计数的“部落”,各自有着独僻精道的习俗、姹紫嫣红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传统……其间,哪些具有“普世价值”,哪些不存在“普世价值”?属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问题,犯不着用某些人喜恶的“普世价值”去“比到箍箍买鸭蛋”或把“黄鳝泥鳅拉得一样长”。倘若这样,恐怕联合国36524小时开会也笃定勉为其难。窃以为,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让其自由去发展!这才是“普世”的起码“价值观”!

常识告诉我们,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社会需要,而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形成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相对持久定型化的规范的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系。政治制度则是在上述社会制度体系中,统治集团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笔者始终以为,人类社会前仆后继发展到今天,以自己的灵与肉、血与魂为代价所取得的共同文明成果,就是确认了并不懈地追求着永远没有止境的——民主、自由、独立、法制、人权、主权等等——人类共识。即便超越地域、宗教、国家、种族、文化等等的“普世价值”,完全应当根据自己的传统与所处的现实生存条件与环境即社会制度、政治制度赋予它最鲜活的内涵,不啻是“价值观”多元化、多样性的完美结合,必须要充分尊重与包容之。“尊重与包容”本身就具有“普世”属性,它的基点建立在“民主”与“自由”的概念范畴之中!

基于此,人们不难理解,任何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它都可以实现“普世价值”。至少可以这样认为: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只是实现“普世价值”的一种载体而已。因此,不能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与“普世价值”简单地画“=”或者“≠”。即便是一些人抬杠式地诘问: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谁能给你民主、自由、法制、人权……历史不是虚无的。可以明确地讲,倘若把现代“普世价值”的东西都放到当时背景看,照样有当时表达方式和体现形式。只要不怀有任何偏见,就不难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就具有许多与现代民主、人权等相通之处,如:“君子以同而异”(周易),“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孔子),“兼济天下”(孟子),“政通人和,郡以无事”(朱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应当非常清楚,普世价值从来就不取决于只能与某种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相“捆绑”而存在的,只有承认这一点,才是寻到了“普世价值”的真谛。有些人煞有介事炒作“普世价值”,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把“普世价值”与欧美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画“≠”,甚至直截了当地渲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普世价值”是如何的“冰炭不容”。意欲让人们接受:实现“普世价值”,只能全盘照搬欧美那套“议会制”“多党制”“军队国家化”……为核心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

这些,当然正中别人下怀。不是么,他们强力推行自己所谓的“普世价值”,对别的主权国家,说不服(对话不成),就压服(动辄制裁);压不服(制裁不成),就打服(派兵入侵),直至活生生地推翻一个国家的政权、分裂人家的民族、肢解别人的国家……倘若把承载强盗逻辑的“价值”也拿去“普世”,不天下大乱才怪!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2011516在清华大学作了《正义:该如何是好?》的演讲,之后不久,接受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位学者的访谈,在回答“您可能已经听说,在中国,现在有一个关于‘普世价值’的激烈争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时,桑德尔说:“我觉得,如果把价值的普适性假定为把某一个地区的政治系统,强加给其他国家,那是一个错误,而且这个错误会引起人们对‘普适价值’这个基本概念的反感。如果这个错误发生,那将是一个损失。”(2011526《南方周末》)桑德尔的观点,笔者以为是非常冷静而客观的。可惜,迈克尔桑德尔所认为的“错误”,我们国内有些学者还在乐此不疲地犯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确已经“引起人们对‘普适价值’这个基本概念的反感”。君不见,正是因为把“西方价值”当成“普世价值”,甚或把它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也拿到满世界去“普世”,才惹出了全球不安宁之祸!若唯“西方价值”或“欧美价值”而是从,与仰人鼻息苟活又何异?!

实事求是讲,我国改革开放前许许多多“左”与“右”的“故事”,我们这些过来人都是亲历者。那时,现代内涵的“普世价值”于我们的确比较陌生,距离得似乎也挺遥远的。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内涵的“普世价值”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深入人心: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普世价值”的理念越来越渗透其间。

毋庸讳言,现代内涵“普世”的那些玩意儿,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真正具有“价值”!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重而道远!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势,全民已经认可,一发不可收,更不可逆转。

可惜,我们有些学者对国情、民情,特别对绝大多数基层老百姓的心情从根本上很不了然,只好在他们那个圈子里自吹自擂自娱自乐,“恰如用自己的手拔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鲁迅语)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能够看到一些“病症”,却往往开错了“药方”:缺乏建设性的“点子”,特具破坏性的“漏子”。

 “普世价值”在中国,“关节”已经打通、路子已经开拓、条件已经具备、步子已经迈开,“……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笔者之所以用这段话结尾,就是想说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普世价值”方面,是绝对不会“输”于西方制度的。不信,走着瞧。

(本文发表于人民网,被社中央评为2011年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