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持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2013-05-08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了5000年的瑰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把构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列入“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作用是国家战略。

我市具备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有利条件。一是中医药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中药种植资源4300多种,长年生产的地产药材达350中余种,黄连、杜仲、厚朴、半夏、天冬、金荞麦、仙茅、云木香、青蒿、丹皮、玄参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二是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全市现有中成药生产企业近50家,中药饮片加工厂20余家,近年来,产值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三是具较强的研究能力。我市不仅有中药资源学国家重点学科,还有专门的中药研究——药物种植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等。四是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特别是医药连锁实力较强,和平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

尽管在中共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政府对中药制药企业的引导和扶持不够。中药材生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药材资源保护缺乏政策支撑。中医中药研发落后,基础性药理研究未能得到应有重视,中成药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从原材料到产品无严格的可控质量标准。目前,全国正在16个省建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而我市中医临床机构尚未建立GCP基地,安全性评价的GLP中心在规模、水平上与国内同类机构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二是中医与中药、临床与科研、科研与市场仍然相对脱节,营销体系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物上市。尽管“两翼”地区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样,但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导致经费使用分散、资源浪费大、产业化水平低。目前,中成药生产企业除太极集团外,其他几十家企业的年产值大多在几千万元左右。同时,由于种植技术推广人才匮乏,先进种植技术推广滞后、品种混杂,药材生产加工技术落后、不规范,产品与市场供求脱节。长期以来,“两翼”地区药材种植基本上根据上年度的市场收购情况自发种植,直接影响了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三是整体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中药制药企业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规模和速度仍然有限。近年来,我市最大的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临床所用的配方中药,绝大多数是四川省中药饮片公司生产的“好人堂”和成都康美药业公司生产的“康美中药饮片”,重庆本土制药企业的产品却很少看到。

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构建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国家已出台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情况,相关部门通过研究制定系统性、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措施,引导药品生产企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通过参与基地建设,把资金、技术、信息资源与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完善市场信息渠道和加快中药材市场建设,力争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中药材集散地。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契机,加大中药科研和先进种植技术推广的投入,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价值。大力推动“基层中医药能力建设工程”,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体系,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兄弟省市积极开展中药医疗、中药研发、中药安全性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和重庆市中医学院,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为“两翼”地区培养一批中药农业产业实用技术人才和技术推广人才。

三是加强产地加工技术研究,提高药材附加值。将中药产业作为“两翼”的重要产业,制定药材饮片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标准,建设规模化优质药材加工厂。推广“林药结合”、“粮药结合”、“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模式,创新“鲜药经济”、“中高档药材礼品经济”。推广青蒿、黄连、忍冬等品种的栽培,重点扶持玄参、金钱草、木瓜等药材的标准化种植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