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九三学社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期的内扩与外延
九三学社沙坪坝区委 徐宗俦
摘 要: 九三学社高屋建瓴地提出深入研究、树立和践行与九三学社党派作用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成熟政治党派的历史自觉,其作用不亚于又一次思想解放。“多党合作”是建立在执政党与参政党政治上的一致性和价值体系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民主与科学”作为九三学社价值体系是历史必然, 只有在新时期不断内扩与外延才更有生命力.
关键词: 民主,科学,价值体系,多党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六十多年的历程,是中共价值体系不断调整与重构的过程:“继续革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代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华丽转身。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是经济与社会建构期。“继续革命”是这一时期价值体系,期间虽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但政治上不断折腾、经济上始终蹒跚。
二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经济起飞期。这一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核心价值体系,改革始于落后的“三农”,继而对单一计划经济模式不断深化改革,“闭关锁国”转变成对外开放,从而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
三是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标志,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开始向公平、正义和注重民生为特征的民主政治转变;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可持续为特征的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已然成为核心价值体系。
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中相形见绌才使国运式微。现在面对新的世情、国情、民情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社会转型,必然要求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随之加以调整与重构。
笔者以为,九三学社高屋建瓴地提出深入研究、树立和践行与九三学社党派作用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啻是一个成熟政治党派的历史自觉,其作用不亚于又一次思想解放。讨论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不能丢掉根基;另一方面不能丢弃自我。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历史赋予九三学社的责任。
二、党派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性
价值观指人所具有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由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尺度来决定,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处世方式,属于文化范畴,具有阶级、阶层属性。党派是由相同价值取向的人“朋比为党”,更需要有整体的价值体系,其形成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由什么样价值观的人组成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普遍认可的价值标准、大同小异的行为定势、共同确定的追求目标;二是价值体系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向往与追求。价值体系一旦确立,会以相对的稳定性影响其后发展。
应当看到,个人的价值观只要无涉他人利害,尽管去自我张扬。只有当它伤害到他人利益时,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约束。党派的价值体系却事关其存在价值、历史使命、政治作用和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党派的价值体系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升华,是一面旗帜、一部宣言,使之具有“登高一呼,万众响应”的效果,能使更多志同道合者聚集于旗帜之下。
党派毕竟不是一般群众团体,倘若它的价值体系既缺乏历史传承,又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或者缺乏先进性、不具代表性,就难以具有普遍的政治认同性,也难以在党内外服众;同样,如果价值体系脱离当前社会基础,背离社会主流意识,也只能是曲高和寡的“自娱自乐”而已。九三学社以言简意赅的“民主与科学”作为价值体系,已被社会广泛认同,故应一以贯之。
三、“多党合作”决定了党派价值体系的多样性
我国民主党派各自有着深厚的政治、历史、文化渊源,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多党合作”政治局面,就是因为“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使然,成就了对一个执政党和八个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多样性的高度包容。
中国共产党执政,并非专制意义上的“一党制”,而是首创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政党制度。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充分证明,这种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抑或在二者的结合上,不同于那些“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等政党制度,恰恰是对人类政治制度多样性的巨大贡献。
“多党合作”是建立在执政党与参政党政治上的一致性和价值体系多样性基础之上的,以“合作”方式协商国是、共襄大计,展现出“多党合作”厚基础、宽领域和多层面特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其精髓所在。经过几十年运作,“多党合作”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