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2014-08-05

   

 九三学社重庆市长寿区工委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气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入、博大精深,会议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凝聚了全党共鸣,表达了人民心声。

作为一位普通的基层教师,我感受最深是关于教育和民生关系:首先是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进步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毕生教育体系。大力增进教育公平,公道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进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同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气力创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因此可见,教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离不开教育均衡发展。下面从教育的均衡发展的不足和应该改进的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实施“两免一补”、关注留守儿童,免费提供爱心午餐、资助困难学生入学等措施。切实解决了农村教育在经济上,生活上许多困难和矛盾,但在发展农村教育,以及城乡均衡教育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

一、农村素质教育缺失。在很多时候往往只关注农村孩子有没有书读,而并没有关注农村孩子是否读好书。现在,农村教育简单来说有“三少”—— 课外读物少、供学生上网获得信息的电脑少、经验丰富有特长的教师少。因此,在很多农村中小学,除了主要的考试科目正常教学以外,其他同样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科限于条件和多种原因,并没有能够得到开展或者进行正常的教学,农村孩子厌学、逃学现象严重。农村家长对孩子前途的规划和重视程度,不及城里家长。

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差距比较大。一是硬件设施差,不论走到哪里,同是小学或中学,城里的教学设施无不比农村先进,教学器材无不比农村完善和齐全。二是师资力量配置比农村强大,特别是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打造重点中学扩大规模招考了大量的老师,而这些教师大多是农村中小学的骨干,这就造成了这些学校在农村孩子和家长心中觉得没什么读的必要的想法。近年来,全国不少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有大多来自农村学校。据调查,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又面临“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高额的教育费用也是农村学生读书不如早打工,早挣钱的原因之一。这样显然不符合我国大发展所提倡的人才强国的初衷。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有待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年龄偏大,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样就造成了落后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新时代的孩子。2、教师结构配置失衡。不少教师不会讲普通话、不会操作电脑、不会制作课件。这怎样能体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呢?3、科目配置失衡。在农村学校,数学和语文教师偏多,理化教师偏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奇缺,学生的全面发展谈何说起。

四、城乡教师缺乏真正的交流。近几年来教师已经有所流动了,也在支教了。其实很多支教的教师并没把心放在支教的学校上,更不会把心放在支教的学生身上,往往看着是一个任务,据我了解,参加支教的优秀教师很少,这怎样能带动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呢?

五、 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聘职称难,造成教师工作积极下降和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多年来,由于职称评聘政策、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的不科学、不健全,导致了农村教师职称评聘难上加难,农村中小学教师成年累月在教育第一线上默默耕耘,为农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别无他求,仅仅是希望能够按时参评相应的职称。可农村学校中高级职称评聘指标太少,是造成教师评职称难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师不安心本地、本职岗位工作,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严重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面的不足,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硬件投入力度。改变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无完备的实验室、电教室、阅览室、配套的生活设施等状况。

 二、让教师流动起来。 “教育均衡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特别是质量上的均衡,其关键在于‘教师’,联合国在2009年提出‘教育复兴始于教师’的观点,认为教育公平的核心在于教师。”但是,短时期内要让弱势学校每个老师的水平都跟上,是非常难的。可以从探索教师“交流互补”制度切入,打破学校对教师的“一校所有制”,对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打破教师“从一而终”的职业生涯模式,让教师由“学校人”逐渐过渡为“职业人”,更有利于释放教师的潜在能量。今后,要建立长效的城乡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优秀的城区校长到农村中小学学校任职,让他们带去先进的管理理念;农村校长抽调到相对优势的城区学校挂职,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同时,城乡学校之间教师要流动任教,特别是城市的优秀教师要流动起来,让他们起到真正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学质量实现共同进步。

 三、名校引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很多家长挤破脑袋送孩子上名校,能不能将名校这块牌子扩大,把名校的优质资源扩散,圆更多孩子的名校梦?地区名校,通过领办、联办、结对等形式,形成链条式办学,广泛开展城乡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活动,加强点对点的支援。广泛开展送教下乡工作,提高指导、示范、引导作用。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到农村学校流动教学、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相对薄弱学校的需求。

四、加大投入,大力培训农村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技术水平。(1)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思想和道德水平。(2)不断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3)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4)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教法。

五、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聘职称难的现状。1、农村学校中高级职称指标太少,可在同等条件下,职称评聘指标向农村教师倾斜。2、改变职称评聘硬杠杠多,过于苛刻的现状。3、力争实现评、聘合一。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要舍得花成本培训农村教师.还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使好教师留得下来、安得下心,全身心投入教学。

六、优化布局城乡学校。第一,要随着城市进程调整学校布局,很多城市要根据公租房,廉租房和商品房的配置规划布局幼儿园、中小学校。第二,农村要根据人口的变化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一方面可以整合教育资源撤并一些中小学校。另一方面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一定都取消和撤并,方便就近入学。

七、将各种教育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首先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其次是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第三是切实解决好转户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第四是要实施好“爱心午餐”和“蛋奶工程”的全覆盖。第五是落实好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对义务阶段贫困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第六是确保校车免费接送学生就近入学。

让我们行动起来,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项工作,确保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到实处,让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工作者,从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