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关注三峡库区移民失业、贫困现象的建议
2010-04-28

 各位委员:

    在中央交办重庆的三大任务中,移民迁建是前提,生态建设是基础,产业发展是根本。而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关键在发展,核心在就业。但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库区移民失业和贫困现象日益凸现,形势十分严峻。正如王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率低、生活水平低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据我们调查,当前库区移民就业与生活状况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失业率急剧上升。目前库区较多区县的实际失业率已达10%以上。至2003年底,被淹没企业31万职工中有20多万人因为关停并转而失去工作。仅万州区实际失业率就达15%。而在仅有10万人口的忠县县城,失业人数就有1万。

    第二,部分移民生存状况显著恶化。据调查,万州区移民中,低于搬迁前生活水平的高达49.18%,维持原有水平的为31.39%,高于原有水平的仅有19.48%。巫山县处于低保线以下的人口已达18000人,其中约80%未享受低保,其绝对性贫困人口已高达6.88万人。

    第三、部分外迁移民的返迁现象不容忽视。由于外迁地的安置工作不到位,配置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盐碱地、砂石地),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再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和气候不适应,因而举家返乡形成了新的流动性失业人口和无业游民。

    以上问题,事关重大,如不妥善解决,难以实现“移得出,安得稳”,又何以“逐步能致富”。

    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迁建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就业岗位锐减,失业人数增加;又由于企业迁建补偿资金不足,难以恢复原有生产规模,不能提供新的就业和再就业岗位。如奉节县因企业迁建和关闭破产等形成的失业人数已占到失业总数的40%以上。

    二是谋生环境变化。二期蓄水后,使库区原本就稀缺的优质土地资源减少36万亩,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据统计,万州、奉节、巫山、忠县等城镇性失业人口中,约有30%是农转非移民。特别是移民谋生环境的变化,使原沿江移民搬迁前后的生活水平反差极大,收入差距达10倍以上。如万州区沿江移民,搬迁前凭借居住地的区位优势,摆摊经商、出租房屋、打工挣钱,月收入可达600—1000元,搬迁后月收入不足60元。

    三是低保水平过低,社会保障体系缺失。按库区当地的物价水平计算,维持最低生活每月需180元。而目前的低保是每人每月130元,在无法就业的情况下,仅靠此生活,难以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平。长期发展下去,将出现新的城镇赤贫人口,而库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更令人堪忧的是,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库区乡镇的财政收入将受到重大影响,会加大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发展库区产业,增加就业容量。在近期内,着眼于引进、配置与库区资源相关、投资少、见效快和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能大量吸纳劳动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短平快项目,增强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增加库区政府的财税收入,以此解决因搬迁致贫、返贫的问题。

    第二,呼吁增加后扶资金总量,拓宽资金渠道。建议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重庆市与会代表、委员向中央呼吁两个问题:一是将现在每千瓦时提取0.5分钱的比例提高为1分钱;提取时间由现在的10年延长为30年;二是建议向三峡工程受益的省、市、自治区增收资源税,以增加后期扶持资金的来源渠道,实现库区和受益地区的共同发展。

    第三,发展移民教育,提高移民素质。建议国家划拨专项培训基金,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库区移民的认知能力、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库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城镇建设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

    第四,落实“两金”管理办法,提高使用效率。根据《重庆市三峡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大纲》的要求,加快落实《重庆市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重庆市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管理办法》,一是改革管理办法,减少中间环节,尽快付诸实施;二是严格基金审批管理,使项目资金与移民就业、库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紧密结合,增强基金使用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第五,创新对口方式,开展结对子活动。一是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方针,以调整库区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为重点,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开展对口支援;二是在重庆各区县范围内推行“富帮穷”结对子对口支援活动,并将此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

    各位委员,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一定能妥善解决好三峡库区移民的生产与生活问题,库区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