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九三青年社员新优势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
2017-06-01

九三学社重庆市巴南区工委  姚小娟

摘要: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下,人才资源成为了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青年又是整个人才队伍中最具创新意识,最具活力,最具闯劲和韧性的一股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九三学社是具有科技特色的政党,坚持“人才强社”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九三青年人才库,大力实施青年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加强青年社员的引进、培养、使用和保障,汇聚其发展新优势,是九三各级组织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青年社员  优势  发展

古人云:“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里,在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人才必然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必须在青年工作上高瞻远瞩、务实耕耘,把青年社员作为推动社组织自身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加以开发、储备和运用,也即是切实抓好青年社员的引进、培养、使用和保障,才能推动九三事业可持续发展,优化组织建设水平,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坚持“三个转变”,引青年社员汇聚“广揽贤达”

(一)开放引领,转变引进青年社员的视野。要切实解放思想,树立开放式的人才引进理念,既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要放宽眼界,利用和盘活人才资源市场。坚持“眼睛”向外,拓展选人视野,从各省市重点高校、行政单位、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选拔青年社员,真正体现“广揽贤达”。要未雨绸缪,九三各级组织领导干部要善于当伯乐,以自身影响力,积极发展引进青年人才,避免出现“断档”现象。如九三重庆市委可从“重庆市千名优秀人才引进活动”等地方人力资源中,重点引进青年人才入社,聚集各行业领域的青年才俊,共同发挥才智。

(二)与时俱进,转变引进青年社员的标准。九三入社标准高,有益于保持九三特色,但也让部分青年人才望而却步。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绩效管理”,强调业绩是人才评判的重要标准,进入21世纪,以人力资本为基础,设计了新的绩效与能力素质标准;英国在人才政策上也进行调整,不再局限于获得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日本在人事改革中明确提出“能力主义”并取消学历统计。为此,我们在引进青年社员时,要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知识为基础、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在选人用人及评判人才时,既要考虑其学历和职称,又要突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更要看重其社会贡献和价值,真正做到“唯才是用”。

(三)搭台聚才,转变引进青年社员的路径。渠道是疏通症结的关键,既要拓宽,又要把牢,处理好这层辩证关系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简化入社程序,对特别优秀的青年人才降低入社门槛、打破条件限制,积极推荐优秀的青年社员参与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的选拔任用,制定落实吸引青年人才入社的优惠政策;主动与知名企业、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开展技术合作和社会服务创新,为青年社员向高、精、尖发展“修桥铺路”,提速九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二、实现“三个升级”,促青年社员成长“强筋健骨”

(一)加强学习,实现青年社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升级。鼓励青年社员自学升造,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个性化、需求型、补差式培训,支持自主参加培训并获取专业证书,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学习成长的积极主动性;创新人才培训方式,推行菜单式、体验式、模拟式等现代教学模式;培训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也可选派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着力提高青年社员的政策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真正满足政企和社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九三各级组织要应时代所需,创新青年社员培训方式,根据实际分批次培训或开设特色项目培训班,推行菜单式、体验式、模拟式等现代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其知识理论水平和工作创新能力。

(二)拓展视野,实现青年社员发展动能和价值升级。树立面向全球、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抓好开放式、互动式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从青年社员中选派各类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蹲点”学习。建立青年社员发展个案,跟踪其在一个或长或短周期内所创造绩效的变化,见证其发展动能是否明显增强,检验九三基层组织对青年培养方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最终提升青年人才效益的增长点及社会回报率。

(三)实战锻炼,实现青年社员综合实践能力升级。积极争取中共统战、组织部门的支持,采取上派、下派、外派、挂职、轮岗等多种形式,组织优秀青年社员到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偏远贫困地区和市区(县)级有关部门挂职锻炼。近几年来,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和市委统战部联合组织的“重庆市党外人士社会实践挂职锻炼”,一大批优秀党外青年人才在实践中磨砺锻炼,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成长为既为行业发展“领跑”,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助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储备“四类人才”,助青年社员发挥“强大效能”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从二元结构向四元结构转型。九三学社要贯彻习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增强信心,主动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参谋助手”,我们要深刻理解国家“互联网+”行动,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等重要部署,建立健全九三青年社员库,猎取和储备城市规划、商贸物流、经济管理、科技创新等四类紧缺人才,发挥人才最大效能,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一)抓好城市规划类青年社员队伍建设。要紧扣地方发展总体目标,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九三青年人才库的资源优势,既要本着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中小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原则编制城市规划,又要帮助地方政府将教育、医疗、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和管理,减少或避免乱搭、滥建或重复建设,为国家和地方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抓好商贸流通类青年社员队伍建设。加强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是国家深化改革所需,也是各省市配套改革的重点。重庆以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为总目标,着力实施商贸流通产业五大发展战略。为此,重庆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可以因势利导,在青年人才库中大力储备和输送此类青年人才,提升重庆在建设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加快城市商贸和配送物流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三)抓好经济管理类青年社员队伍建设。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要着眼于加快地方实体经济大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总部经济、金融运作等方面人才充实青年人才库,建设一支敢于创新、擅于谋划、精于管理,既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优秀人才队伍,助力各省市和地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四)抓好科技创新类青年社员队伍建设。九三各级组织要与地方政府合作,有效发挥青年人才库的作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明确区域开放方式和发展定位,帮助各地区尤其是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增效,利用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综合提升行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擦亮“中国制造”的名片。

四、加强“三大保障”,筑青年社员发展“坚强后盾”

(一)建立青年社员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汇集人才,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制度建设是保障。探索适应市场的人才引进模式、培养管理模式、权力约束模式、利益制衡模式,从而推动青年人才大量向九三聚集。九三学社与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合作,从青年社员中积极推荐各类优秀人才并为其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我们要为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推波助澜”,加快形成市场化、开放型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快集聚一批地方发展急需人才;推行人才、智力、专业相结合的引进机制,与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等联姻,充分挖掘和利用人才智力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二)搭建青年社员成长成才有效平台。发挥九三人才集聚优势,为地方政府创新人才工作助力。以市场调控为抓手,与地方的组织、人社等部门深入合作,为青年社员的成长“牵线搭桥”,对于地区发展中的紧缺型人才,九三要积极“补台”,推荐青年人才并协调相关部门直接落户;与地方合作建立人才交流、人才自由流动等机制,形成人才扩散效应和聚集效应;逐步实行按需引进人才,淡化户籍指标管理;建立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实行“管理资本”和“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的模式,激发人才活力。

(三)优化青年社员干事创业内外环境。人才集聚和发展贡献最重要的是环境。九三和其它各民主党派要成为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支持地方“筑巢引凤”,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发展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本着惜才、亲才、惠才的原则,不断完善对青年社员的管理入库和建档跟踪体系,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为其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关爱和服务保障。

九三学社坚持“人才强社”的发展理念,必须更切实地做好青年社员工作,以宽阔的眼界揽才识才,以开放的思路聚才用才,以宽广的胸襟爱才容才,真正让入社的青年人才有职、有权、有责、有用。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九三青年人才库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带动和促进全社会青年人才的优质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伟大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