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主城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监管措施的建议
2014-05-11

 

(九三学社社员、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大学城信息中心技术组长张琦)

随着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快速、有序推进,新建小区投入使用后,主城各区都出现了人口日渐增多的状况,这给教育资源配套带来了挑战。此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数量逐渐增加,也让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以人口居住区1000人指标测算,每万人应建一所幼儿园,每2万人应建一所小学,每4.5万人应建一所初中,每9万人应建一所高中。从目前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农民工及其子女大量涌进城里的情况来看,加快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刻不容缓。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市教育,规划等主管部门已编制《城区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根据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实现“资源配置更优化、学校发展更均衡、学生就学更方便、接受教育更公平”的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针对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性质及公办覆盖率未予明确。以江北区为例,全区公办幼儿园仅为一所,远远达不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覆盖”的目标。在开发商投资配套学校的形式中,“投资名校,以钱择校”等形式已成为一种常态。根据区域内的名校效应,开发商通过较高的择校费(或其他名目)获取大量利益,给家长带来较大负担。

《方案》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等各项验收时间点未予明示,《方案》出台前部分小区配套学校建设仍然具有滞后现象。以大学城金科廊桥水乡为例,最早一批购房者已于2012年接房并入住,但规划中的配套中小学至今仍未建成。这种例子在其他新建小区中也屡见不鲜,开放商则以建设项目大等理由进行推脱。

二、相关建议

(一)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覆盖率。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覆盖的原则,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应注意其办学性质,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为主,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为辅的方式进行建设。大力发展义务阶段公办学校,保证每个新建小区能达到公办学校的覆盖范围。在此基础上,支持发展优质民办特色教育,以满足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二)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应重点向区域内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普惠性补贴,增加其公益性,减少家长的负担。

(三)加大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建立健全预判监测机制。对未来某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的趋势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进行有效预测,提前做好各项应对,使其能享受到均衡化的教育资源。

(四)加强验收及评测机制的建设和实施。对《方案》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等各项验收时间点进一步给予明示,并制定具体验收办法。为达到科学布局,标准化建设等目标,教育,规划及建设等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给予指导和安排检查评测,同时应保证信息公开化,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利,将评测结果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保证学校在小区入住时能按时达标交付使用。

(五)加强辅助监管措施。为达到配套学校按时按质交付使用的目标,小区在开发前应缴纳教育准备金,配套学校滞后交付的,给予开发商一定的惩罚。

总之,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是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的一件大事。配套学校的建设还应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重大投资项目相结合,与人口变化趋势相结合,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分类推进,分步实施。

联系电话:  13883775558

201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