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法课堂
2015-07-07

长期以来,九三学社重庆市委直属巴南三支社(以下简称巴南三支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带领社内法律职业社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成功创建了社会服务品牌活动——“九三法课堂”。现将开展“九三法课堂”活动情况介绍如下:

一、九三法课堂概况介绍

(一)开展“九三校园法课堂”活动,提高中小学生法律意识

巴南区作为重庆市主城九区中经济相对落后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留守青少年和在校学生多,仅2008年,就有96件141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青少年犯罪形势严峻。

自2011年巴南三支社成立以来,充分发掘社内法律职业人的专业优势,组织社内的法官律师成立普法宣讲团,深入开展“九三校园法课堂活动”。截止2015年4月,支社共为重庆市巴南中学、重庆市实验中学、大江中学、鱼洞中学、莲花小学、四小、高级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等30余所中职、中小学,举办“九三校园法课堂”42场,13万余未成年人次接受法制教育。除实地开展普法讲座外,支社还利用校园无线广播网、多媒体电教技术等方式,克服天气对场地的影响,还为全区中小学校和中职院校录制《扣好人生成长阶段第一粒扣子》的青少年普法电教课,拓宽普法教育面。

“九三校园法课堂”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了法制意识,提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深刻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远离不良诱惑,真正知法、懂法、守法。伴随“九三校园法课堂”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校主动联系支社,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鱼洞中学开展“遵纪守法”主题班会,高级技工学校举办“模拟法庭”,清华中学学生编写“清华中学普法三字经”等等。巴南三支社践行民主党派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九三人的智力优势,为巴南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的普法氛围助力,巴南区被全国关工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评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

(二)开展“九三乡村法课堂”活动,提高基层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

法律实施的根基在基层,而广大农村却基础薄弱。因此,在“九三校园法课堂”取得初步成效时,2013年支社将普法工作拓展到基层群众依法维权的引导上,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侵权纠纷成为“九三乡村法课堂”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在社区举办侧重于物业服务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法律纠纷的普法讲座,“九三法课堂”也从校园拓展到镇街、村居。

支社先后为重庆市东温泉镇、天星寺镇政府、姜家镇等镇机关、村社、居委会干部举办了“农村土地流转案例的是与非”“劳动用工的法律问题”等专题讲座,东温泉镇周围近60余位村民因购买小产权房发生纠纷,在法课堂后的法律咨询中,社员为其梳理了法律关系,指导了证据收集,协助村民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购房款。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办事处,为群众举办专题法律讲座宣讲物业法律法规。走进花溪街道红光社区、龙洲湾街道道角村为群众举办生活中的法律专题讲座,道角村完善了村集体经济资产分配民主议定程序,防范了相应的法律风险。通过“九三乡村法课堂”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对保障服务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九三法课堂”还拓展了行业协会、行政机关、党校等服务对象,为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举办“调解的艺术与技巧”、为巴南区物业协会举办“和谐物业关系”讲座;为巴南区界石商会、安澜商会举办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合同及争议等专题讲座;为巴南区质监局、卫生局、区委党校举办了依法行政法制讲座。

二、工作体会及经验介绍

(一)普法活动要与普法对象的需求相结合

普法活动要以满足普法对象的需求为目的,“九三法课堂”是巴南三支社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社员法律职业人的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进而打造的社会服务品牌,其紧跟基层群众对利用法律消弭争端、纠纷的迫切需求,树立了九三社员良好的社会形象,拓展了社的影响力。对于参与其中的社员既是挑战也是鼓励,活动中激发了其用知识奉献社会的激情,增强对九三精神的认同。

社会服务项目真正受欢迎,有实效,一定要在深度调研、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的基础上量身定制。巴南“九三法课堂”以典型案例为基础,侧重于讲座的针对性,在确定普法对象后,组织调研,收集问题,会商主讲题目,力求选准受众面最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讲座通常会收集区内10个左右相关的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展开实务性的分析,得到了受众的一致认可。为了提高普法效果,每次讲座都会预留15-30分钟提问时间,协助受众解决其关注或遇到的法律问题。支社的法课堂生动、有实效,因此预约不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普法活动要与成果转化相结合

支社将“九三法课堂”作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并积极运用提案、社情民意解决其中发现的问题,推动参政议政水平提升,更大程度将参政议政成果惠及群众。

在开展“九三校园法课堂”时,发现未成年人救助工作存在责任主体、资金来源、救助对象不明确等问题,经过调研,提交了《关于设立巴南区涉诉未成年人困难救助金的建议》提案,促成了《重庆市巴南区涉诉未成年人救助金发放办法》出台,设立了全市首个涉诉未成年人救助金。《人民政协报》以《落实政协提案,涉诉未成年人生活困难有着落——重庆巴南区设立涉诉未成年人专项救助金》为题,深入进行了宣传,迄今共有50余人受益。

在区职教中心进行法课堂时,发现青少年法制沟通交流咨询求助的平台缺位,经过调研,提交了《关于建立巴南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的建议》提案,推动巴南区法院建立了“少年之家”活动室,开通了微博微信平台,开展了与青少年对接的法治活动30余场次,该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

(三)普法活动要与自身建设相结合

支社立足“九三法课堂”常态化平台,拓展培养发现人才的新途径。“九三法课堂”有前期衔接、课件准备、现场讲解、回答提问、问题调研等阶段,对于参与社员均是锻炼。社员通过长期参加“九三法课堂”,在演讲口才方面有显著进步外,其组织力、协调力、思维力等方面得到长足提高。

在“九三校园法课堂”活动中,高级技工学校党委推荐了该校招生办副主任何全基入社;在“乡村法课堂”活动中,相关镇街党委推荐了人民好公仆王述德、李斌等优秀人才入社;在“党校法课堂”活动中,推荐了巴南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张梁、方华入社。

社员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也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进步。邱鹏程、刘晓凤、王述德被评为社市委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桂广涛被选拔到重庆市高级法院院长办公室任职;牟瑞勋被评为区首届十佳律师;原三支社社员余雷竞任处级领导干部。(刘小玲 刘秀荣 唐孝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