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渝中区委“薪火计划”毕业小结
2019-04-22

    首先,非常感谢九三学社渝中区委给予广大社员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我们九三学社的发展历程、优良传统以及横跨行业、区域、专业、学科的知识,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彼此增进了解、丰富我们的知识、激发我们思考。两年期的培训,我个人受益良多,今天也很荣幸可以作为第一期学员代表在此做一个毕业小结。

2017513日,渝中区民主党派大楼“薪火计划”第一期培训班全面启动,第一讲是由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社重庆市委宣传处处长郭祥同志做的《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专题讲座,讲座后社员集体参观了打枪坝自来水厂和九三学社先贤税西恒先生之墓。通过郭处长列举的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的故事,我对九三学社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不辜负老一辈九三人,一定要将九三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本次培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竹主委讲话中提到的“两种精神”-奉献与坚持。人是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精神力量可以使得我们坚持信念、保持真我、本我,不攀附、不谄媚;精神力量可以使得我们能够并愿意奉献自身所得、所获,更好地回报社会、服务他人,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次培训结束,我写了一篇题为《晴朗的周末清晨,接受一场心灵的洗礼》的文章,以杨竹主委提到的“两种精神”鼓励我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尽我所能贡献社会、服务社会。2017610日“薪火计划”第二期,彭国川老师谈咨政研究更让我陷入了沉思,如何将科学问题转化为公共管理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彭老师的一句“寻找问题是关键”提醒了我工作中应跳出单一的思维方式,积极扩大视野,有时候一己之力未必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呼唤整个社会、引发共鸣、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寻找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关键。第二期培训之后,我写了一篇名为《加强学习、有信心、有恒心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文章,也就是从这次培训起,我真正开始对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方针、重庆市的中长期规划、所属行业的转型升级、小到身边的利民小事更加关注、关心,同时积极向赛迪支社优秀的前辈学习如何撰写社情民意,也感谢赛迪支社的前辈一路指引我、指导我走上参政议政之路。2017923日“薪火计划”培训的第三讲,本次培训将讲堂搬到了位于照母山下的一片宁静之地-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时任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王智彪教授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创建过程、超声微无创技术的研究、临床、教学、个人的行医经历等,社员们从超声外科的临床案例、适用肿瘤的范围等方面与王教授进行了交流。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及分享活动让我们惊讶于近两百年来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到聚焦超声外科的演变对肿瘤患者手术创伤的从大到小再到无,也让我们憧憬于超声外科对于适应症选择、临床应用等方面会有更大的探索与突破。整个活动中,我印象最深也最受感动的是王教授的这样一句话,“关爱千千万万女性的子宫,不仅仅是关注于子宫肌瘤这一病症,更要关注病症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即病人的情绪、心理”。这次培训后我写了一篇《医者-治病于身更于心》的文章,通过这次培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有多少次是为了单纯的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是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是否形成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是否判断过不同解决方案的利与弊、是否为对方提供过“防患于未然”的建设性意见。所谓医者-治病于身更于心,工程界也是如此,治表更要治本,客户、合作伙伴、同事间才会更满意、更信任。

以上仅为第一期部分培训引发我的一点思考,这样的思考还有很多。我想“薪火计划”的意义应该就在与此,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彼此交流沟通的大门,指引我们走上理论联系实践、积极深入思考、切实解决问题的务实之路。感谢九三渝中区委,感谢“薪火计划”,我相信“薪火计划”一定会成为继“童聚九三”之后我们九三渝中区委又一个响亮的、极具特色与魅力的主题活动,在此,预祝“薪火计划”第二期圆满成功、越办越好!(中冶赛迪支社史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