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巴南社员荣获市政协演讲比赛二等奖
2019-10-16

2019917日,重庆市政协在议政厅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们的政协”演讲比赛,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巴南区工委主委、巴南区法院副院长刘秀荣以《我的政协加速度》获得二等奖,市政协宋爱荣副主席为其颁奖。来至市政协机关、各界别、各参加单位、市级各民主党派、各区县政协200余人观看了演讲比赛。“演讲结构完整,逻辑严密,金句不断,丝丝相扣,首尾呼应,最可贵的是真情实感讲亲身经历的故事,打动了我们评委。”比赛评委、重庆市演讲爱好者协会秘书长张雪峰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秀荣围绕着“绝不做挂名委员,要当就名副其实”这份做委员的初心,讲述了在八年履职过程中,年年都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政协通过她反映的社情民意、提交的政协提案、参与协商调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给予她事业发展的加速度,支持她在本职岗位她硕果累累。

刘秀荣深情地回忆,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政协要求委员传递正能量,启发她用普法小支点拨正了青春大方向。她的法官生涯,印象最深的依然的的那次庭审,就为了10多元的上网费,三个懵懂少年持刀抢劫,作为审判长,法庭辩论结束,她安排了一个法定程序之外的自选动作,“孩子们,抬起头,看着你们的爸爸妈妈,婆婆爷爷,三分钟”。顿时,孩子泣不成声,家长泪流满面。为了减少“一人罪,三代哭”的悲剧,她把委员的正能量传递在为孩子们进行普法教育,青少年一个都不能少,十年间,3600多天,240余场法制报告,听法官阿姨的心里话,委员传递的正能量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我区未成年人犯罪率下降了,从2008年的96161人减少到20192346人,下降了整整71.4%,巴南区也成为全国五个、西南地区唯一的青少年普法示范区;任职的巴南法院先后被评为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奏响少年审判温情三部曲”被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制保障创新案例,她个人也三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个人,并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还被评为“重庆市最美法律志愿者”;2018年被推荐到重庆高院与重庆电视台联合设立的全国首个电视巡回法庭,现场调解家事纠纷,录制《法官理家事》节目,调着调着,就成为人民群众熟悉的电视明星法官,201897日播出的“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代表《法官理家事》被评为“重庆新闻奖(电视栏目类)”;2019年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刘秀荣还讲述了作为一名来自妇女界别的政协委员,妇女姐妹的厚望和重托让她更为关注女性的权益。政协要求委员发出好声音让她为姐妹反家暴建言。2015年全国妇联就调研出“全国24.7%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暴”,因此联合全社会力量推动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201631,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到2018年底,全国仅发出3718份人身安全保护令,重庆发出157份,这和全国妇联调研数据差距太大。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她提交了《关于加强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政协提案,很快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等十家单位联合出台《巴南区反家庭暴力工作联动机制实施细则》,法院制定了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的若干规定》,深挖家暴源头,创新工作方法,把人保令申请一站式服务到到派出所、妇联,震慑施暴者,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与救助服务,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为止,我区今年发出 84份人身保护令,居全市第一,全国第一

为推广反家暴社会联动的巴南模式,她向市政协提交了开展《反家暴法》实施三周年专项检查的提案。很快,市政协立案,市公安局回应:已将家暴类警情纳入出警范围;市高院回应:在审判管理系统将人身保护令设置为专门案由,打造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市妇联回应将启动《重庆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立法调研;市区两级政协提案使人身保护令成为申请人的“护身符”,让妇女权益保护成为 刚性责任而非柔性馈赠

“坚决不当挂名委员,坚守初心,坚实履职”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在议政厅,更把三社员九三社员的民生情怀留在政协人的心中。

(撰稿:巴南区三支社 肖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