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九三护嘉陵·同心共建经济圈”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专家研讨回顾
2023-07-06

为贯彻落实“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要求,在重庆市合川区举行的“川渝九三护嘉陵·同心共建经济圈”交流合作系列活动中,来自四川南充、绵阳、广元、巴中、广安,重庆北碚、合川七地的川渝地区九三学社专家围绕“同心共建经济圈”背景下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积极献策。

合川区社员孙磊首先展示了“九三助农,共促振兴”社会服务成果——合川区官渡镇方碑村规划设计案例,并作了《乡村环境风貌特色挖掘与产业融合下的乡村振兴规划与思考》专题演讲。

随后开展了专题沙龙研讨。

南充市社员严旭认为养殖企业在面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应该做到修好内功,打好基础,学好知识,要更新农业知识;要一心一意,避免三心二意,瞄准一个目标,进入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深入发掘、打磨;合作共赢,合力来共同抵御风险。

绵阳市社员余金龙认为耕地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它是长期不变的,是不能触碰的红线。乡村振兴首先要做好的是一产,在一产做好的情况下再加上二产和三产,才能达到三产融合。做好农村宅基地流转等问题,解决用地矛盾的问题,基本上就能解决乡村振兴用地问题。

广元市社员江治贤认为建设“山青水秀,田园清洁,村庄清净,乡风清明,生活美好,记得住乡愁”的干净美丽、宜业宜居乡村振,走好嘉陵江流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子,需要坚持绿色兴农,还田园以清洁;坚持环保固夲,还村庄以清净;坚持文化立魂,还乡风以清明。

巴中市社员蔡明山谈到嘉陵江流域的耕地都是以丘陵山区地形地貌为主,要在山区丘陵发展以粮油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离不开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优化,离不开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他认为1、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载体,构建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2、以粮油为基础,粮经饲统筹,种养结合,三产融合构建丘陵山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3、以搭平台,重培养,多方式为主旨,创新为驱动,构建丘陵山区农业人才体系;4、多发协作共赢,延长效益链,共建丘陵山区农业增收体系。

广安市社员江学友结合广安的做法,提出农村的闲置资产分为两类,闲置的农房主要是通过集中的规划打造,结合当地的自然景物进行建设;闲置的学校操场、宿舍等主要用于建设农产品的一些粗加工,村集体可以统一把闲置资产整合起来,按需求建设后再转租、承包给加工的业主。属于村集体产权的闲置土地,通过土地整治,转包给业主,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这样有利于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北碚区社员孙道进认为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提农文旅融合发展,但大多都千篇一律,主要忽视了三个区别:1、乡村与城市的区别;2、村与村之间的区别;3、新旧时代的区别。如何发展有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他建议1、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应深度挖掘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生态文化,提升农业和文化的氛围;2、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加速推进文旅融合;3、农文旅融合发展要依托农业产业,需要有供应链、资金链、效率、效益。

合川区社员刘勇建议农业产业的发展应标准化。实现机械化种植,以及建立保险的保障的体系,因为农业相对来说遇到自然风险还有市场风险都比较大,这样的话才能让农民有盼头、有前途。(李小姝、唐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