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方能行致远
2023-12-19

宋群梁,男,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北碚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重庆市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北碚区区委副主委、九三学社西南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西南大学侨联副主席。国家基金委、重庆市科委、天津市科委、广西科技厅等项目以及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发表Energy Environ. Sci.、J. Am. Chem. Soc.、Phys. Rev. Lett.、Nano Energy、ACS Nano等SCI学术论文160余篇;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寻求突破,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

1994年,宋群梁从四川大学核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21岁的他成功入职了四川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刚入职就拿到了400多元的月薪,这在当时是一份稳定且不错的工作。然而,工作7年之后,国内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大环境的剧烈变化促使宋群梁作出改变,他意识到国家、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宋群梁前后思考了很多,最终决定要提高自己,给自己增加一些砝码,以便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添一份力。于是,他毅然放弃这份工作,选择继续读研深造。

2001年,宋群梁考上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2006年博士毕业后,他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继续深造。2008年,宋群梁拿到了李光耀博士后奖学金,并且拿到了新加坡的绿卡。拿到绿卡意味着他可以在这个发达国家定居,利用发达国家的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个人竞争力。然而,宋群梁却认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祖国才是我应该为之奋斗的地方。”从他刚工作那几年到后来出国深造,国内有了很多变化,同时国家在发展能源领域有了更为完备的政策支持。“国内迅猛发展意味着个人的能力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机会也会更多。”宋群梁认为,贡献与能力有时候不完全是对等的,机会有时候占上风,在中国迅速发展时期,只要走对路了,付出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回馈。

牢记科研初心,做解决实际问题的奋斗者

宋群梁做的大多都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在于能源领域,他在课堂上讲授过能源、新能源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但同时他也发现,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远远不能解决实际能源问题。宋群梁说道:“尤其是疫情这三年来,我想了很多,我还是想做一些什么,留下一些什么,除了培养学生,也希望为经济主战场做点贡献。”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宋群梁思考着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能更广泛地惠及大众。

提及课题组的新动向,他指出,“去年又是高温又是山火的,我就在想能不能打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选定了浅层地热能项目设计,这个设计旨在设计一个天然的空调,通过浅层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双重驱动系统打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而且是不消耗化石能源的。”这一出发点不仅是基于我国能源危机下所面临的挑战,还基于重庆因地形影响而造成夏季酷热高温、冬季寒冷潮湿的特殊气候。同时,也是基于舒适度、宜居度和可行性等多个方面的调研才选的这个项目。宋群梁道:“我是从川渝出来又回到了川渝,我希望能真正为家乡做些事。”

“科研只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是最好的检验标准。”这正是宋群梁的科研初心。做科研不应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也不应只是待在高校里闭门造车。做科研,是要为国家、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宋群梁一步一步探索,研究领域涵盖了太阳能电池器件物理、半导体界面与表面、忆阻器器件制备与机理、纳米摩擦发电、科研设备研制等方面,先后主持参研了多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自己的科研领域积极耕耘,为国家能源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言传身教,带领学生攻坚克难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宋群梁也不是简单的将专业知识教给他们,而是言传身教,带领着学生们共同攻克难。他刚到学校时,实验室条件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科研工作的开展。但他没有灰心丧气,牵头建设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亲手搭建实验室。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自学程序、安装设备,甚至亲自上阵进行施工。当时宋群梁带着学生一块搭建真空系统,他从早到晚地指导学生。他的学生刘德备说:“那天宋老师带着我们拧了一天螺丝,很累,但他比我们更累。就是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累是值得的、是有收获的,这样的学习经历不可多得。”现在实验室在用的真空系统就是宋群梁在回到西南大学的最初几年一颗螺丝、一颗螺帽组建成的。他常常是最早进入实验室、最晚离开的人。渐渐的,实验室慢慢变得完善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也纷纷加入到了研究队伍中。

在地热能项目中,宋群梁手把手的带学生,从文献阅读到后续数据核算与施工设计,从理论的可行性到公式计算分析,包括埋换热管的方案都是基于大量的文献查阅后一步一步研讨、考察确定下来的。在施工的那一天,从早上到凌晨两点,宋群梁全程跟进项目。实际施工远比纸上设计遇到的困难多得多,土壤侧面倒塌、施工土壤成分多变这些问题都是有的。但宋群梁告诉学生,这些问题出现是帮助他们停下思考,而不是阻碍他们停滞不前的。宋群梁的学生、地热能项目负责人张树军说:“在这个项目过程中,我觉得我学到更多的东西是停下思考的精神,而不是停滞不前的萎靡。”纵使困难重重,宋群梁也没有和学生们说过一句放弃气馁的话,永远在鼓舞着他们,永远在向前。

面对着新问题和新挑战,宋群梁带着团队勇于尝试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不断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且成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同时他还在原有的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领域,拓展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发电器件、摩擦纳米发电机、忆阻器等研究方向,不断地带领团队开展精细化研究。

不忘教育初心,做因材施教的知识传承者

除了热爱科学研究,宋群梁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非常重视。他总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培养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他让学生自身变得优秀,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想要继续深造的,他会尽力辅导;想要进企业的,他也会尽力帮忙。其中有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进高校当老师,比如到遵义师范学院、太原学院、云南大学……这些学生里又有人评上了教授,也在带学生。“宋老师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典型!任何性格、任何能力的学生他都培养,无论是多好多差的学生,宋老师都可以培养出来。”宋群梁的第一位学生、现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陈丽佳说道。十来年的时间,宋群梁先后培养了5位教授和多名副教授以及在各条战线上的骨干。

“我们作为知识传承的重要角色,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初心使命。”这是宋群梁对于自身教育事业的看法。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需要他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专注的态度。因此,他不断提升自我素质,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努力实现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回首十几年科教生涯,宋群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科研初心和教育初心。在科研事业上,他是务实者、奋斗者,将事业扎根在祖国大地上,为国家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助力;在教育事业上,他是传承者、培育者,充分引导学生的良性发展,为国家提供着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不忘来时路”的他,也将在未来走得更好、更远,在科研事业与教育事业上作出更重要的贡献。(杨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