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风采】 孙磊:把“委员作业”写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2024-05-16

孙磊,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合川区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负责人,合川区政协委员、十七届区政协常委,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乡村景观风貌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孙磊,从2021年底担任合川区政协委员、2022年初担任区政协常委开始,就将自己的履职与工作岗位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他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特别是区政协常委,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必须模范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的职能职责,时刻牢记‘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政协情怀,在出色地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年至少提交1件提案,每一届至少提交2篇政协全会的大会发言、1篇常委会会议的大会发言;至于社情民意信息,就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撰写报送,建言献策、凝心聚力。坚持做到‘双主业’履职齐头并进,皆取得优异成绩。”

建言乡村建设

孙磊长期关注区域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建设情况,多次带队深入合川区涪江片区滨江带考察调研乡村建筑风貌现状。针对滨江带乡村建筑风貌特色和规划需求,他紧紧抓住“重传承、轻介入、微改造”的关键点,以在地化方式助推滨江带风貌保护与产业发展。在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优化重庆市域滨江带乡村建筑风貌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他提出的《关于合川三江滨江带乡村建筑风貌保护与建设的建议》,在合川区政协十七届二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引起了合川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纳入备选重点提案予以督办落实。作为专家型政协委员,他广泛参加各类学术和研讨活动,带领团队探访“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安吉余村,深入实地调研学习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路径和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在第三届印记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开江定制赛、重庆首届为乡村而设计等各类大赛中积极推动乡村设计教育教学与设计实践,受到普遍赞誉。

助力乡村振兴

孙磊作为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以“乡村需求”为导向,积极带头组建“高校-九三学社-乡村”三位一体的系统平台架构,并将其作为首个在高校设立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社会服务实践基地。该基地坚持以在地化方式组织成员积极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方法。他先后带领团队成员和学生深入大渡口区金鳌村、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白果坪村和合川区肖家镇、官渡镇、太和镇、草街街道、盐井街道,以及涪陵区义和镇等有关村落,倾听村民心声、调研村民需求,积极为当地农旅融合发展献计策,为美丽乡村建设建真言,义务为乡村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及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设计方案10余套、咨询服务数十次。

在“川渝九三护嘉陵·同心共建经济圈”活动中,孙磊作《乡村环境风貌特色与产业融合下的乡村振兴规划与思考》主题报告,通过案例展示和乡村规划经验的分享,积极为成渝地区乡村振兴及乡村规划建设献计出力。他通过乡村设计实践深化产、学、研融合,持续以设计之力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委员智慧和力量。为此,孙磊连续多年被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评为优秀毕业设计导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被合川区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服务传统村落

孙磊坚持以“三生理念”绘制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田园景观绘本。为充分发挥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势,他带领团队成员深入调研,倡导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式打造休闲田园综合体的产业策划。他通过创意融合、景观介入,勾勒乡村田园综合体产业创意的景观绘本,为区域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创意策划,为促进当地村民增收、产业增益提供了设计服务。

孙磊坚持以“产业激活”为指引编制方碑村乡村振兴规划版本。他汇聚合川区官渡镇方碑村乡村人才、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等诸多因素,在深入调研、协同解析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基于农业产业激活与产业发展的《合川区方碑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并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方碑村碉楼院子设计成果成功入选了首届“‘为乡村而设计’——重庆市设计艺术大展”参展作品。

孙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殷殷嘱托,以高质量的履职成果彰显了新时代政协委员和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总喜欢静静地思考下一个目标:“围绕合川区涪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进行学习研究,创造性地履行好‘双主业’职责,努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逯德仁(此文被“合川政协”公众号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