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九三学社的发展历程中,表彰先进是激励各级社组织和广大社员在社会服务领域持续奋进、开拓创新的重要举措。经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主席办公会议深入研究决定,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以及社会服务中表现卓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旨在鼓励更多的社组织和社员以他们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九三学社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根据《九三学社中央关于表彰2023-2024年社会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九三中央发〔2024〕20号)文件通报,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合川区工作委员会凭借其突出的表现和卓越的成绩,获评“2023-2024年社会服务先进集体”这一含金量极高的称号。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合川区工委始终秉持“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坚守合作初心,深入践行“四新”“三好”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向拓展社务工作交流圈,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汇聚了更加强大的社会服务合力,并逐步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如“九三护嘉陵”和“九三助农,共促振兴”,成为九三学社在合川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两大亮点。
一、“九三护嘉陵”:守护嘉陵江,铸就生态保护品牌
“九三护嘉陵”已然成为嘉陵江流域九三学社社会服务的显著标识。多年来,区工委展现出持之以恒的精神,连续十年与合川区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六五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将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不仅如此,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嘉陵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服务活动,为保护嘉陵江生态环境付出了不懈努力。
2023年,区工委积极发起“九三护嘉陵”社会服务联合行动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川渝嘉陵江流域8地九三学社市级组织的积极响应。各方在合川签订协议,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为嘉陵江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此机制下,每年组织社内专家轮流开展嘉陵江巡江护江活动,专家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嘉陵江水生态进行民主监督式调研,并向沿江党委政府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23条意见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沿江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全部得以采纳落实,为嘉陵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九三助农・共促振兴”:助力三农发展,擦亮服务名片
“九三助农・共促振兴”已成为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合川区工委服务三农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区工委连续三年成功承办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科普行(合川站)暨 “合力合川” 统战沙龙,这一系列活动意义重大,不仅为川渝社组织搭建起了社会服务合作的优质平台,还吸引了众多社内专家参与其中。专家们围绕医疗科研能力建设、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发展、乡村振兴、水生态保护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科普讲座、专家沙龙、联合调研、民主监督等共计12次。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了4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11条民主监督意见,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此外,区工委多年来持续开展“九油合作”“九官合作”,充分发挥各基层组织的特色和优势。各基层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医学科普、健康义诊、基层治理、基础设施隐患排查等活动多达80 余次。每次活动都紧密围绕服务发展这一宗旨,切实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均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在这些活动的持续推进过程中,“九三助农,共促振兴”服务三农的名片愈发闪亮,成为九三学社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重要品牌。
三、搭建“校社企”合作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
区工委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服务模式,通过精心梳理高校专业和师资资源,围绕数字经济、和美乡村、创新成果转化等前沿主题,搭建了8次专题沙龙活动平台。这些平台吸引了超过500家企业经营主体参与,有效地打破了在合高校与市场主体之间长期存在的联系断点,为双方创造了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供需合作22项,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企业的创新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区工委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积极协调争取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基地”落地。该基地的建成意义非凡,为肖家镇、官渡镇方碑村等多个村社区提供了传统村落申报、乡村文旅产业规划等咨询设计服务多达30余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推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四、积极落实 “九琼合作”“渝琼合作”: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区工委积极响应 “九琼合作”“渝琼合作” 协议要求,与九三学社海口市委签订了“结对共建友好组织框架协议书”。以此为契机,双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交流活动,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了资源互补和经验共享,为提高社会服务活动的实效性开辟了新的途径。这种跨区域的合作模式,不仅拓宽了九三学社在社会服务领域的视野,也为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示范。(社合川区工委供稿)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