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送暖的三月天,为迎接“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到来,九三学社巴南区工委(属性界别联)委员工作室深入镇街、社区和学校,精心定制“法治+健康+关爱”等系列活动,通过创新形式将法律保障、健康关怀与社会支持送到妇女群众身边,为全区女同胞们送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法治微课堂: 维护“她”权益
“大家快点走哦,今天接龙法庭要搞妇女节活动,经常上电视的刘法官来了”……3月4日下午,一场由九三说法委员工作室牵头,联动区政协文教委、接龙地区委员工作室、接龙人民法庭共同打造的家校社协同共育,服务为民在接龙妇女节主题实践活动正在举行,吸引着周边妇女群众。这场融合了法治温度与民生关怀的创新实践活动,正式开启政协委室+民主党派+人民法庭惠民服务新模式。
活动组织现场妇女们参观了接龙法庭打造的“法治乡村建设微展馆”等法治教育特色场馆;“妇女权益保障法三句半”的快板表演,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方言快板,通俗易懂的韵律中,财产继承权、反家暴条款等法律知识跃然眼前,让普法宣传真正“活起来”;区政协副主席、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刘秀荣结合近年来巴南区涉及妇女权益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妇女权益保障法》。
3月5日至7日,委员工作室还走进花溪街道荷花坪社区、龙洲湾街道龙锦社区、鱼洞街道下新新社区、鱼洞第四小学校等基层社区和学校,围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典型案例,重点讲解了妇女在婚姻家庭、劳动就业、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权益保护,向基层群众发放普法书籍,增强妇女维权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暖心院坝会:倾听“她”心声
虽然细雨蒙蒙,天气依然寒凉,但气氛热烈,情暖人心。在接龙镇院坝座谈会上,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和社区(村社)干部、基层群众代表约30人围坐一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两位当地巾帼代表还分享了自己的感人事迹。一位是以十年坚守,以平凡之爱撑起特殊家庭一片天的任敦英;另一位是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用十个鸡蛋的故事传递着教育大爱的接龙小学教师刘群,她们用和美家风、巾帼建功的真实故事,传递着幸福“她”能量。现场掌声热烈,把活动推向高潮。
现场妇女代表聚焦部分农村妇女长期遭家暴、单亲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农村妇女儿童心理健康等提出问题,得到与会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今天的活动不仅是服务,更是倾听”,区政协副主席、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刘秀荣表示,“我们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借助渝事好商量等协商平台,为妇女姐妹们办实事、解难事,谋福祉”。接龙镇镇长、接龙地区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傅强表示:“我们要发挥委员工作室联动作用,把为民服务工作做细做实,针对今天收集的问题,逐个研究制定下一步帮扶计划,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健康直通车:关爱“她”健康
在接龙法庭临时搭建的“移动医疗站”前,在龙洲湾街道龙腾社区的超市广场上,委员工作室组织社内医疗专家团队为广大妇女群众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72岁的李奶奶接过刘瑶委员开的药方时,拉着医生的手连声道谢:“这个胃胀气的毛病折磨我好几年了,今天终于找到病因了!”在义诊活动现场,九三学社巴南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支社的梁光红、陈增刚、李静、刘瑶、周定伟等多名专家社员们,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免费诊疗、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活动共接诊群众200余人次,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并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受到社区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姚小娟表示,九三学社巴南区工委委员工作室希望用好委员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功能,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专业优势,创新更多丰富生动的活动形式,关注妇女个人及家庭健康需求,增强女同胞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倡导文明风尚做出积极贡献,助推打造基层治理的巴南实践。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