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九三学社市委会机关干部走进位于四川宜宾市的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重温抗战时期学者与民众守护中华文脉的峥嵘岁月,感悟家国情怀与精神传承。
博物馆以“文化脊梁·中国李庄”为主线,通过文物、影像与场景复原,再现1940至1946年间李庄作为抗战学术中心的非凡历程。展厅内,一封“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十六字电文尤为瞩目。这封由当地士绅联名发出的邀请,让同济大学等十余所学术机构在战乱中扎根李庄,延续文明火种。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展区令人驻足。他们在简陋农舍中抱病撰写《中国建筑史》,手绘的建筑图纸笔触清晰,见证“以学术报国”的赤诚。生物学家童第周用自制器材在煤油灯下完成“童鱼”克隆突破的史料,更让观众感叹:“这是科学精神对苦难的胜利。”九三学社社员周均时身影与李庄的抗战群像交相辉映,彰显不屈不挠的学术风骨。
“战火中的学者用知识照亮民族前路,今天的我们更需以行动传承这份担当。”机关干部纷纷表示,李庄的故事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激励当下的精神坐标。场馆外,同济大学旧址、学者故居等遗迹与长江涛声相和,无声诉说着“文化抗战”的永恒意义。(通讯员:刘轶)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