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根弦怎么能变出那么多声音呀?”“二胡能拉出流行曲吗?”4月17日,在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嘴实验学校六年级孩子们好奇的问题中开启了“九三学社传国韵 二胡名家润童心”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九三学社社员、重庆市川剧院乐团首席、青年二胡演奏家杨阳含笑举起琴弓:“答案就在千年丝弦里……”
当杨阳托起一把蟒皮蒙面的老红木二胡时,后排有男生惊呼:“琴筒好像我的保温杯!”笑声未落,琴弓擦过琴弦的颤音让全场瞬间安静。“这把琴的蒙皮取自人工养殖自然蜕皮的蟒蛇,琴轴上的缠枝纹象征福运绵长。”讲解间,杨阳特意展示了川剧院队伍出访欧洲演出时的留影,讲述了以川剧艺术为友好桥梁,走出国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经历。
“二胡可以很传统,也可以很现代,它能融入到各种艺术创作中。”杨阳话音刚落,《赛马》疾风骤雨般的旋律响彻礼堂,两百多双运动鞋不约而同打起节拍。忽而琴声陡转,电子音效从二胡流淌而出——“是哪吒!”在孩子们的惊呼声中,熟悉的电影哪吒2主题曲《就是哪吒》旋律迸发,孩子们随着轻哼副歌,这一刻传统与现代在琴弦上交响,现场气氛逐渐热烈。
“敢不敢和我的二胡PK流行歌?”杨阳的挑战激起千层浪。当6.1班许喻桐同学红着脸哼起《小城夏天》时,琴弓突然在钢弦上跳起踢踏舞,传统滑音混搭电子摇滚,孩子们大声跟唱歌曲,歌声笑声汇聚成欢乐的海洋。李雪琳副校长笑着摇头:“学校的课间音乐该更新了!”
“杨老师,能给我的课本签名留念吗?”散场时,孩子们依依不舍,纷纷举着笔记本、小课本排起长龙,请求杨阳签名留念,再讲讲出访传播川剧艺术的趣事。
九三学社江北区工委综合支社李佳颖凝视着被孩子们包围的演奏家,感慨道:“当孩子们把二胡明星写进《我的偶像》作文,传统精粹便熔铸为文化自信的根脉,这才是新时代少年该追的星。
“九三学社江北区工委‘非遗大师进校园’活动将邀请有更多专业社员、艺术家带着非遗技艺走进校园。”九三学社江北区工委副主委刘培义满怀期望地说“当孩子们能用传统乐器演绎校歌,用戏剧编排新时代的故事,传统文化就真正活了起来。”他的话语融进了四月温暖的春风里。而报告厅里热情“追星”的小小乐迷活泼的身影,见证了千年国韵与青春脉搏在此刻共鸣。(黄典)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