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九三学社涪陵区农林、荔枝、城建、教育、化工、医卫、师院二支社等7个基层支社联合组织社员赴龙潭镇开展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专题调研活动,探索科技兴农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九三学社涪陵区委专职副主委冉楗强参加调研。
在阡陌纵横的龙潭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社员们驻足观摩机械化插秧作业。伴随着农机的轰鸣,秧苗整齐地植入田中,科技与农耕的融合在此刻具象化。大家还亲手参与抛秧种植,沉浸式感受现代农业的革新魅力。对比发现,机械化插秧效率较传统人工移栽提升数倍,人力成本大幅降低;辅以无人机精准喷施农药的智能管理模式,不仅让水稻产量显著增长,更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为农业增效提供了新范式。基地创新推行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尤为亮眼,该模式下,水稻亩产稳定在600-700公斤,小麦亩产达300-400公斤,成功实现“吨粮田”目标,既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更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渝妹儿米业”智能化生产车间,社员们沿着全自动化大米加工生产线,详细了解稻谷从原粮筛选、脱壳到成品包装的精细化流程,探寻企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的创新密码。现代工业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让社员们对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坚定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
调研的最后一站,社员们来到“菜臻多”蔬菜智能化温室大棚。负责人介绍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前沿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自动调节温湿度和水肥供给,搭配新型栽培技术,丝瓜、黄瓜等蔬菜产量实现翻倍增长。少了农药依赖,产品品质显著提升,凭借绿色有机优势在市场上获得更高溢价,为“菜篮子”工程注入科技活力。
从“粮袋子”到“菜篮子”,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观摩、亲身体验与深入交流,让社员们深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磅礴力量,也为如何以产业振兴驱动乡村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启发。(通讯员:荆豪争)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322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50010302000123
Copyright www.cq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3-63846365